1999年百脉泉改造现场1978年
中共章丘县委提出“决战七八年(1978年),建成大寨县”的口号。
1979年
章丘县划归济南市管辖。
新建济王公路动工。
召开全县第一次《独生子女优待证》发放大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新闻媒体最早公开报道承包政策兑现的典型,是山东省章丘县平陵公社黄桑园村的十三位植棉姑娘。《人民日报》在1979年12月17日头版发表了题为《棉花姑娘的喜悦》的图片新闻。
1980年
撤销县革委,建立县人民政府。
1981年
济南市委书记魏坚毅率队到绣惠公社学习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经验。
1982年
章丘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文明单位、村庄71个。
1983年
章丘县委机关从百脉泉迁至汇泉路东段路北、明水湖西南角新址。
1984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章丘县划区建乡规划,原“政社合一”体制改变。
县中医院建立。
县电视转播台建成,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
1985年
投资29万元的明水商业街建成。
1986年
百脉泉公园破土动工。
县图书馆落成。
1987年
全县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008名,首次突破千人大关。
1988年
百脉泉公园水厂竣工投产,日供水能力1.5万吨。
1989年
《百脉文学》创刊。
百脉泉公园建成开园。
章丘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济南永佳化纤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
章丘县首届百脉灯会举办。
县体育中心建成。
琅沟热电厂建成投产。
1991年
明水镇东大街续建工程开工。
《章丘县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公布实施。
章丘县职业介绍所成立。
全国第一部《村民自治章程》在埠村镇埠西村诞生。
章丘商业大厦开工建设。
章丘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
1992年
章丘县委、县政府以打破“一大”(大锅饭)、“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为突破口,深化全县企业改革。
采用股份制运作方式的胡家岸浮桥正式通车。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县级),行政区域不变,由山东省直辖,济南市代管。
全国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在章丘召开,向全国推广章丘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
全市5000门程控电话开通,完备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性能。
1993年
章丘市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建成。
章丘市人才市场建成。
章丘市首家股份制企业——章丘电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章丘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取消和纠正71项涉及农民负担项目、文件及错误收费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绣惠镇与北京全聚德签订长期供应章丘大葱合同。
济南市第六织布厂依法破产,为境内首家国营破产企业。
济青调整公路建成通车,刁镇立交桥竣工启用。
1994年
新编《章丘县志》出版发行。
章丘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
章丘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在济南市率先成立。
章丘市委、市政府做出综合开发锦屏山的决定。
相公庄镇牛推村建成章丘及济南市第一个电话村。
开通“114”微机自动查号系统。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竣工。
章丘市酒厂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更名为济南百脉酿酒(集团)有限公司。
1995年
2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东方商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章丘市有线电视台建立。
章丘文化中心破土动工。
4集电视剧《章丘铁匠》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省林业厅批准章丘胡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章丘市开展首届优秀青年评选活动。
“五厦一城”(商业大厦、供销大厦、华联商厦、百货大楼、五交化大厦、绣江商业城)建成。
1996年
章丘电台调频台开播,广播电视中心投入使用。
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章丘报》创刊发行。
境内黄河济章浮桥建成通车。
开通“110”“120”电话。
1997年
章丘市文化中心落成,是全省县(市)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
明水荷花公园建成开园,是当时济南市唯一一座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开放式公园。
首届章丘大葱种植状元评选,绣惠农民苗庆茂获“大葱状元”称号。
济南市首家以发起方式设立的有限公司——山东日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省体改委核准同意发行股票。
1998年
以“章丘”命名的反潜护卫舰,在威海市被正式命名授旗,编队服役。
章丘市公交车通车典礼举行,结束境内无公交车历史。
1999年
洛庄汉墓被发现,乐器坑出土的1套19件编钟、6套107件编磬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章丘报社新闻大楼奠基。
新闻推荐
建成后的停车场集中供暖管网提升广场建设中建成后的闫大路绿化后的驻地实施城镇驻地提升是济南市和全区重点工作...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