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醒世姻缘传》中描绘的明水山水、风土人情

来源:章丘晨报 2018-11-22 07:56   https://www.yybnet.net/

□翟伯成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一部以章丘特别是明水的山水名胜、民风民俗为背景的言情小说。全书具有浓厚的的地方色彩,大多用典型的章丘方言写成,文笔江洋恣肆,流利通畅,人物描写幽默诙谐、个性分明,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小说史上实属罕见,是介于《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一部长篇巨著。

旧传岁全书共一百回,80余万字。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家庭、两世姻缘善恶相报的故事。前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写山东武城县的官僚地主子弟晁源的贪婪享乐生活。其老子当官后,借势暴发,遂娶娼女珍哥为妾,并纵妾虐妻,致使妻计氏自杀。晁源在一次与珍哥打猎取乐时,射死一只仙狐,造成了冤孽相报的前因。从第二十三回后为今世姻缘。写晁源因奸被杀,托生到绣江县的明水镇地主狄宗羽家为子,名狄希陈;仙狐则托生到明水的薛教授家名薛素姐,二人结为夫妻。计氏托生为童寄姐,成为狄希陈之妾;珍哥托生为珍珠,成为童寄姐的婢女。这种家族婚姻关系成为前世冤仇相聚,对应报复。珍珠被寄姐逼死,狄希陈备受寄姐、素姐百般虐待,无所不用其极,棒打、针刺、火烧、囚禁,甚至以箭相射。狄希陈运用作弊、钻营的手段考上秀才,做了官远走北京、四川,也逃脱不了妻妾的折磨。后经高僧指点,虔诚持诵《金刚经》一万卷,才“富至祸消,冤除根解”,了结了这段恶姻缘。

《醒世姻缘传》原书仅题“西周生辑著,然黎子校定”,另在弁语之后署“环碧主人题”,凡例后的跋语提到“其中有评数则,系葛受之笔……然不知葛君何人也”,跋下则署“东岭学道人题”。出现这一系列名字,恍恍惚惚,故弄狡狯。尤其对书名也有不同的说明,原书“引起”首则独题《姻缘传》,凡例跋语又说本名《恶姻缘》。由东岭道人改为今名。所有这些手法,看来是作者有意在掩盖自己的真象。那么,“西周生”究竟是谁呢?学界多年以来对此有多种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是明朝中晚期章丘的一个文人所作,尤其对明水一带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实为明人写明事。

胡适曾考证《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的作者是蒲松龄,然而学术界却不以为然。金性尧先生曾发表《醒世姻缘传作者非蒲松龄说》一文,从作者生活的时代及书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来驳斥胡适的说法。他认为西周生不是蒲松龄,而是一个章丘人。作者以此署名,正透露他对乡土的深情,从小说内容看,“作者当是天启、崇祯时人,可能活到清初。”

不管西周生是何许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是生活在章丘一带的一位文人学者。章丘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淳朴的民风、优美的风光,都给他带来创作上的灵感。书中对章丘尤其是明水有着诸多的记载。述古迹,颂泉池,咏湖光,绘山色,画荷蒲,描烟云,可谓章丘胜景之名篇。正如作者在二十六回中写的一样:“这明水镇的地方,若依了数十年先,不敢比得唐虞,断亦不亚于西周的风景。”可以说,章丘的风土人情、湖光山色正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思想理念的背景和基础。

《醒世姻缘传》虽不能与《金瓶梅》、《红楼梦》比肩,然在某些方面也与之呈鼎足之势。如果说《金瓶梅》隐喻“家烂了”,《红楼梦》喻示“家散了”,《醒世姻缘传》则象征着“家没法子待了”。乱中思治,“醒世”情怀,忧患意识在书内表现得尤其突出。作者为描摹世态炎凉借景抒怀,通过描述“绣江县”(章丘)的山水、“透视”其风土人情,来表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目的。主人公面临着无家可归、无法可依、无路可走的绝境,从狐恶多端的情节,到入川思孔明的联想,处处寄托了乱世中人心灵还乡的梦境。唯其如此,西周生笔下的昔日章丘山水、四季景象,也就像张岱《西湖梦寻》中的美好天地一样。虽不过是一部小说,然《醒世姻缘传》的魅力,正在这历史感悟之中。

胡适曾说:“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社会风俗史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教育史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经济史(如粮食价格、如灾荒、如捐官价格等等)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政治腐败、民生苦痛、宗教生活的学者,也必定要研究这部书。”我们还要加上一句:“研究十七世纪章丘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山川风物的学者,也更要研究这部书。”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渗透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尤其是第二十三回“绣江县无儇薄俗,明水镇有古淳风”和二十四回“善气世回芳淑景,好人天报太平时”,可以说是一部章丘风俗史。

作者以较大的篇幅赞美了家乡的名胜、山水:“这绣江县是济南府的外县,离府城一百一十里路。是山东有数的大地方,四境多有名山胜水。那最有名的,第一是那会仙山,原是古时节第九处洞天福地。……这会仙山上有无数的流泉,或汇为瀑布,或汇为水帘,灌泻成一片白云湖。遇着天旱的时节,这湖里的水不见有甚消涸;遇着天潦的时节,这湖里的水不见有甚么泛溢。”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因为绣江河纳东西麻湾、巴漏河诸水北流,至老章丘城西北,汇为白云湖。不过作为小说,其时代人物,皆隐晦其迹,故为牵合,即山川景物也无妨谬误。

在作者看来,章丘的风景是天下最美的。他说:“济南的华不注、函山、鹊山、鲍山、黉山、夹谷、长白、孝堂、紫榆、徂徕、梁父、大石、平原、大明、趵突、文卫、濯缨,这都说是名胜,写在那志书上面,这都有甚么强如这会仙山、白云湖的好处?”

作者对明水的感情更深,因此书中描写的也最多,文笔亦十分优美。如在第二十四回描绘的明水光景:“四面山屏,烟雾里翠浓欲滴。时物换,景色相随,浅红深碧。涧水几条寒似玉,晶帘一片尘凡隔。古今来总汇白云湖,流不息。屋鱼鳞,人蚁迹。事不烦,境常寂。遍桑麻禾黍,临渊鲤鲫。胥吏追呼门不扰,老翁华发无徭役。听松涛鸟语读书声,尽耕织。”

此外,他还从不同的季节对之进行了描摹。

“春天,阳光明媚,一日暖如一日,草芽树叶渐渐发青,从无乍寒乍热的变幻。在明水湖边,紫荆、海棠、蔷薇、丁香,竞相开放。其中《满江红》词一阕,就恰当地描述了明水春天的景象:夭桃蕊嫩,柳扬轻风摇浅碧。草侵天,千林莺啭,满山红白。寒食清明旋过了,稻畦抢种藏鸦麦。刚昨宵雨过,趁初睛,晒鸫爽。晓耕夫,遍垅陌。春磕女,行似织。遇上巳赛社,少长咸集。前后东西都坐了,野翁没个来争席。直吃得大家头重脚跟高,忘主客。翠柳摇风,莺歌燕语,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男耕女织,淳朴的民俗,略见一斑。”

又一首《满江红》描绘了明水夏天美丽的景象:“高敞茅檐,要甚么绮窗华屋?近山岩,水帘瀑布,驱除暑伏。庭际娟娟竹几个,门前树树浓阴绿。把闲书一本趁风凉,高枕读。倦来时,书且束。睡迷离,将息目。待黑甜醒后,家常饭熟。食了斜阳炎气转,披襟散步清流曲。拣柳阴底下有温泉,沐且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家剪蜀秫,割黍稷,拾棉花,耕秋地,种麦子,打粮食,垛秸干,摔稻子,忙个不停。正像书中所说“三秋最是农家忙”。接着又有一首《满江红》词,道出明水的明媚金秋:“黄叶丹枫,满平山万千紫绿。映湖光玻璃一片,落霞孤鹜。沆瀣天风驱剩暑,涟漪霜月清于浴。直告成,万宝美田畴,秋税足。篱落下,丛丛菊。困窖内,陈陈粟。看当前场圃,又登新谷。鱼蟹肥甜刚稻熟,床头新酒才堪漉。遇宾朋友醉始方休,讴野曲。”收获的金秋,一片繁忙和喜悦跃然纸上。

描述明水冬天景象的《满江红》词写得更精彩:“雪封林麓,看冰针簇簇,遍悬茅屋。无底事,絮袍毡帽,负墙迎旭。闲数周瑜和鲁肃,或说宋江三十六。转夕阳西下,看寒鸦,投古木。掩篱门,餐晚粥,剔书灯,子夜读。饮新醪数盏,脱巾归宿。山里太平无事扰,安眠高枕何妨熟?待明朝红日上三竿,才睡足。”这段描写,生活气息、时代气氛极浓,既可以说明《水浒传》在当时已流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集一身二任,是明清之际方言化、地域化的说书人与浩劫之后反思历史教训的文化人。

《醒世姻缘传》所记叙的章丘,特别是明水诸多的名胜古迹,如实地反映了章丘山水的秀丽与历史文化的悠久。现在正在打造泉水文化生态园区,章丘的溪水泉湖将更加明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新闻推荐

G220东深线及S105济聊线长清绕城段本月底通车 “穿城”变“绕城”通行时间缩减一半

将于本月底通车的G220东深线及S105济聊线长清绕城段。□戚加绚李东常青近日,笔者从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委...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醒世姻缘传》中描绘的明水山水、风土人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