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桥子村。小桥流水、绿树亭廊,三五好友相聚在整洁的广场空地闲叙家话……一幅江南小镇的画卷徐徐展开,这正是普集街道桥子村如今的景象。近年来,桥子村以争创乡村振兴样板为目标,以支部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环境提升“展新颜”,产业振兴“强体魄”,文化发展“富脑袋”,一个美丽富庶、宜业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昂首阔步迈入乡村振兴新时代。
文/片本报记者支倩倩
通讯员彭肃丽
支部引领
臭水沟变成“荷塘画”
流水潺潺、荷香四溢、鱼翔浅底,走进桥子村,村西部的荷塘美韵让人流连忘返。不过,这里几年前还是一条污水横流、荒草连片的泄洪沟。乡村要振兴,组织必先行,2014年,桥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凭着一股的闯劲和干劲,带领村民打响生态战。
一时间,桥子村民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借刘河村拆迁、锯石厂取缔的机会,就地取材、车载人扛,共搬运石头300余方,修砌河道200余米,治理水面面积3.7亩。与此同时,桥子村还积极探索党员“网格化”管理新路子,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全村设置了12处党员“网格化”管理公示牌,带动形成了服务主动、管理联动、干群互动的良好氛围,实现了村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
整合资源
土乡村书写“田园诗”
道路干净整洁、乡土乡韵十足是桥子村给人的最直观印象。近年来,桥子大力拆除乱搭乱建,清理“三大堆”,实施街巷硬化、路灯亮化全覆盖工程,实现村内村外、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保留乡村风貌,统筹推进村旁、路旁、宅旁及零星闲置地绿化,打造出冬青一条街和樱花一条街,使森林入村、依水、绕路。积极挖掘空间,绘制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墙,让孝道、礼仪等传统文化百花齐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先后完成墙体美化48处,面积760平方。
整合村内资源,以“幸福桥”为中心,精雕细琢打造“村景”、“村韵”和“村品”,街景节点处处可见,形成了以花灌木为主的“花篱笆一条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如今,田园般的美好生活已成为桥子村民的生活常态。
三产联动
求创新结出“幸福果”
产业兴旺,是夯实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一直以来,桥子村以农民增收、三产增效为核心,做大产业蛋糕,在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注入新动能。
多渠道筹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建水库2座,修复机井4眼,安装地下输水管道2350米,为农业稳产高产打下基础。积极协调资金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安装电室5座、投资2万元修建道路,解决了全村六家企业的电力及交通难题。
2017年,桥子村两委创新思路,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赴外地观摩学习特色产业种植经验,投资130余万元,流转村内土地110亩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了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文化驱动
小剧团唱响“欢乐颂”
提起桥子村,让人不得不想到“戏友之家”,这个2010年成立的庄户剧团如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戏曲演唱会,拥有演职人员45人,辐射周边十几个村。
2012年,桥子村投资15万元建起了1400平方米文化大院,建成了戏曲排练厅、演出舞台、化妆室等多个功能室,让“戏友之家”真正有了家,让农村文化有了属于自己的大舞台。多年来,桥子村“戏友之家”庄户剧团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进农村、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累计举办了110余场次,其中《钱是妈》、《彩礼》、《相亲》等经典曲目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向好向善中发挥了典型的正面带动作用。2015年,“戏友之家”被评为章丘区“十佳庄户剧团”,村支部书记许游廷也被评为济南市文惠百姓、艺传泉城—“感动基层”文艺工作者。
新闻推荐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展览。本报9月20日讯(记者支倩倩)9月17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书画家绘章丘”...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