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孙波:沿着老探沟,“触摸”三千年前城门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8-30 01:50   https://www.yybnet.net/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城墙 ◥30年代李济考察城子崖▼90年代城子崖发掘现场口述人:孙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采访人:本报记者范佳

考古发现档案:

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入围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龙山村,遗址于1928年被发现,随后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本世纪10年代三个阶段的发掘,随着一代代考古学家的努力,城子崖遗址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越来越多被揭露出来。在第三阶段,孙波担任领队,对城子崖区域龙山、岳石文化时期的社会形态及变迁做了有益探索,以此为标本可以对照山东甚至其他地区,对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特点有了更生动直接的认识。

三代人揭秘龙山城

城子崖遗址的发掘由来已久,至今跨越了近90年。第三阶段的发掘是我主持的,从2010年直到现在。

我们都知道,章丘是考古圣地。著名的章丘古文化小区,以巨野河为界,章丘和历城两地面积超过1千平方公里。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聚落主要沿着这些河流分布,城子崖就在其中。

现在的发掘,我们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的。

早在1930年、1931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组织发掘了城子崖遗址,下层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物,尤其是黑陶,与彩陶、红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截然不同。当时第一次发现了距今约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还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次发现了古城址。

尽管发掘意义重大,但城子崖的确切范围仍不清楚,之后发掘工作一中断就是几十年,对龙山城址的探索,在整个黄河流域基本没什么进展。真正的龙山城到底是什么样的?要揭开神秘面纱,还需要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全新“扫描”。

借着国家开展重点遗址“四有”工作的契机,城子崖遗址第二阶段的发掘开始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还没参加工作,领队是我们的老所长张学海先生,他眼光独到,是中国考古学界最早探索聚落考古的少数人之一,不光关注文物序列,更注重研究其背后社会的发展。

他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探沟重新挖开,解剖了遗址西南角的探沟。通过观察,他认为三十年代的发掘并没有挖到龙山城,而且挖到的黑陶城址晚于龙山文化,是岳石文化时期的。考古队挨着老探沟平行挖了一条更长的探沟,由此发现了龙山城,并确认了相互叠压的三个时期的城址。自下而上分别为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可惜这次的发掘面积大概不到1000平方米,相对于城子崖20多万平方米的面积,实在太少了。

但是寥寥线索也显示着城子崖遗址的重要性。在很有限的发掘中,城子崖出土的龙山文物非常精美大气,有的还刻画了类似于后来青铜器上的云雷纹,簋、鼎、盆、瓮、罐、盘、壶等陶器组合也很丰富,可以想象四千年前这里的社会生活就已经挺富足的了。

新技术再现古人饮食

一晃又过了二十年,2010年我们开始启动第三阶段的发掘。

那年年底,我们来到城子崖,那是天最冷、地面植物最不茂盛的时候,但地下现象暴露比较充分,也算有利有弊。

第一个难题还是城子崖遗址太厚,最厚的地方有七米文化堆积,要想大面积揭露,又要控制住地层,难度可想而知。

从哪下手呢?我们发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探沟中有一条贯穿南北的纵中探沟,基本把整个城子崖遗址剖开了,中间由于道路或其他原因有二三十处探沟没完全连接。我们便想,把这条老探沟一侧重新挖开连通观察,另一侧作为学术史的内容保护起来。

2013年,对纵中探沟的复掘开始了。

距离第一次考古已经过了八十多年,中国考古产生了很多新技术、新认识。从老探沟入手,尽管出土遗迹不一定很多,但说不定在老剖面上能有新发现。

果然,这次一大收获就是,我们了解到了城子崖遗址各个时期的动植物状况,当时的人们种的什么、吃的什么,有哪些动物,这些空白全给补上了。

我们采用的是一种现代学科辅助技术——浮选法,采集到了大量动植物的遗存,这些都有专门的植物考古学家去做。简单来说,就是挖一个灰坑,按照比例一次提取一定量的土,然后进行干筛或湿筛。初步结果显示,城子崖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阶段的农业遗存,有粟、黍、稻等,其中粟最多。另外,岳石文化层还发现了大豆。人们饲养的动物有家猪、狗、鸡、牛、羊,野生的鹿也不少。

而在城子崖周边也分布着小的聚落,和中心聚落相比,那里的人们吃的水稻要少很多,动物种类也相对少,可见当时社会人们利用动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与聚落的等级相关的。

山东首次耸立高大城墙

我们在探沟的南北端都发现了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城墙。不过龙山文化城墙保存得不好,城壕基本被岳石文化城墙破坏了。

引人注目的是,岳石文化晚期城墙发生了显著变化,有着宽而深的基槽,这是山东地区第一次耸立起高大挺拔的城墙,而且城和壕不像龙山文化是一体的,而是分离开,相隔10米,这就很类似后来城墙的结构了,城墙的防御效果大大提升。为什么要修这么高的城墙呢?可以想到当时的人们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

不仅如此,前两次发掘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也解开了。之前两次都发现遗址中心有一个水层堆积,有一万平方米左右。城的中心有一大片水域,是景观还是取水用,没有人能说清。我仔细翻看了上世纪30年代的记录,感觉不一定有这么一大片水,水的遗迹不是很深,也不可能保持卫生,用做取水水源不合理。所以我怀疑,是不是城中心有一片广场,广场经常下雨,也出现淤土,这是很正常的。

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重新挖开之后,发现一万平方米水层的淤土层是从岳石文化晚期之后才开始形成的,在龙山和岳石文化早期是没有水的。而且岳石文化层出现了很多大坑和夯土基坑,大坑里有岳石文化时期凌乱的人骨,可以推测这个区域很重要,从岳石文化后期到周代才形成大面积水域。到周代时,淤土颜色深,表明积水比较稳定,水生植物茂盛。

更让我惊喜的是南北城门的“不简单”。城门保存得并不好,尤其是南城门,辨认并不容易。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在遗址的岳石文化南城门内侧发现了一千多平米的人工堆筑的夯土基址,这不是建筑基址,有点类似广场,还发现了大型灰坑,里面埋着人,是不是和祭祀有关考古界还有不同的认识,但这些遗迹都标志着南门的重要地位。

北城门保存了一半,让我们有机会对岳石文化晚期的城门形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城门的形制和结构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直观,需要各种判断、推测。原来我们以为城门只是一个出入口,没想到这么复杂,已经有类似城门楼这样的建筑了。那是一条南北向长条状基槽,基槽方向与城墙方向垂直,基槽内靠东一侧均匀分布了12个柱洞,底部都有垫石,柱洞里可以看到木质腐朽后灰白色的粉末,我推断这个基槽很有可能是门道构筑物的残留。

中华文明早期的社会演变

城子崖并不是一座孤城,它的周边区域又是什么样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那次发掘中,张学海先生就对城子崖遗址和周边进行了全面摸底,提出了“章丘历史文化小区”的概念。根据龙山遗址的规模,他把龙山聚落分成了高、中、低不同级别,认为这里已经形成了金字塔形的聚落形态结构。这种结构就像现代一片城市的周围有城镇、乡村。

这些聚落主要分布在南边的309国道和北边的济青高速公路之间,可以认为这个文化小区展示的文化社会已经是一个古国。

沿着张学海先生的思路,我们对城子崖周围核心区域一百平方公里内进行了全覆盖调查,新发现了十来处龙山遗址,六七处大汶口遗址,近十处岳石文化遗址。过去认为城子崖核心区域聚落少,中心是空的,现在发现,其实有比较密集的聚落分布。

在岳石文化之上,我们还发现了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的3座墓葬。城子崖遗址基本没有商代堆积,但却有这么几个墓葬,打破了南门内侧的夯土基石。可以想到这几个墓葬埋进来的时候,这个基石就已经废弃了,也可以认为,岳石文化层也废弃了。

从种种迹象中,我们可以思考,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怎样的迁徙和社会演变呢?城子崖并没有大汶口文化堆积,这证明在大汶口时期社会中心是在章丘焦家。之后中心才转到城子崖,但转换的环节、过程仍是不解之谜。两者之间是不是一群人,也不敢说。

从那以后,城子崖繁荣发展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岳石文化时期。到了岳石文化晚期,城墙建筑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岳石文化结束阶段,我们看到了商人来到了城子崖,把这里征服了,但他们没有继续利用原来的这个城市,而是把中心转移到大辛庄。在商人早期阶段,鲁北地区济南这一代的中心就在大辛庄,到了周代,才重新回到城子崖。

城子崖遗址无论是龙山还是岳石文化,在夷夏关系中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鲁北地区的桥头堡,面对中原和北方地区强大的压力,承担着巩固整个山东腹地的作用。

新闻推荐

山东男篮易主后首秀确定 下月初对阵南京同曦

山东男篮下月初将在章丘进行一场热身赛,对手是CBA新锐南京同曦男篮,而同曦刚刚与队长冯欣完成续约。本赛事得到了外界的普...

章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章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孙波:沿着老探沟,“触摸”三千年前城门)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