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炉火百年匠心传承

来源:济南日报 2018-07-11 12:29   https://www.yybnet.net/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豆腐。铁匠,曾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职业,但近些年来,这一老行当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在章丘区相公街道河庄村,仍然保留着当地最后一个铁匠铺。6月28日,记者来到这里,听老铁匠牛祺圣讲述他的“铁匠人生”。生起炉火,烧红铁块,抡起大锤,叮叮当当一顿猛捶,火花飞溅……这是牛师傅日复一日重复了半个多世纪的打铁动作。

“你看这些打铁用的工具,这墙上到处都是。打铁先要打好工具,不然红红的铁块夹不稳很危险,容易烫伤。”说话间,年逾古稀的牛师傅将一个重约200斤的打铁锅用的模具搬到一边,看上去没费多大劲,记者对他伸出了大拇指。

“从上火到打铁,脏、险不说,还是个力气活,非常累,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围在火炉边干活儿。在这炎热的夏天,站在熊熊火炉边挥舞铁锤,实在是酷热难耐,有时还免不了被火星溅到烫伤。”牛师傅说。牛家祖辈都是打铁的,传到牛祺圣这里已是第七代了。打了快60年铁的牛师傅,从最初的锄头、镰刀、铁镢头、铁锨等生产农具和剪刀、菜刀、铁勺、铁锅等生活用具,到研究改良了牛氏懒汉锄、锋利轻快的牛家镰刀,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许多农活都用上机械作业了,传统的铁匠陆续改行,不转型只能坐以待毙,只有把艺术和文化结合起来,才会让这门手艺有活力。牛师傅和儿子大伟打造的铁(盘、铁水井、铁碾子、铁玉米、铁南瓜、铁葫芦和铁葱等铁艺作品,分别被博物馆、艺术馆和个人收藏。3年前,有3名清华大学的学生慕名前来定制铁制工艺品,父子俩根据要求都制作了出来,让对方很满意。

章丘铁匠全国闻名,而相公庄街道则是章丘铁匠的发源地,素有“铁匠之乡”之称。为保护铁匠文化,“章丘铁匠”已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和儿子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儿子大伟从17岁跟着我学习打铁,已经干了20多年了。希望自己的打铁梦像打出的火星一样,一直灿烂下去,不断发扬光大。”言语间,满膛的炉火将牛师傅的脸庞映得通红。

(本报记者 吕传泉 摄影报道)

传承非遗文化的铁匠父子。

牛祺圣父子俩打制的铁艺作品《富贵牡丹》。

“叮当……叮当……”父子俩打起铁来,锤头上下翻动,火花飞溅。

一块生铁到了牛家父子手里,就能被锻打成为一件艺术品。

这个车轱辘见证了牛家几代人走街串巷的打铁生涯。

年轻的打铁人牛大伟,用汗水浇灌着自己的铁艺梦。

铁匠铺陈列的锄头等物件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父子俩希望铁匠的炉火越烧越旺。

新闻推荐

战争时期,她浴血奋战;和平年代,她不忘初心——检察老兵书写传奇人生

王芸近照工作中的王芸。济南检察微信二维码济南检察微博二维码济南检察今日头条二维码埋过地雷、炸过日寇、当过...

章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章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炉火百年匠心传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