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峰
花白的头发,眼镜后面慈爱的笑容,韶钟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善者,一位智者。他的朋友圈里活跃着众多的80后、90后“粉丝”,他虽年逾花甲仍笔耕不辍,时有诗文不断见诸报端。
我与韶钟老师相识已有二十几度春秋,那时的他正年富力强,已经发表了数量惊人的诗文,是省市最早的作协会员,在章丘文联主持编辑《百脉文苑》和《寒泉诗刊》。而我则是一名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因为对文学的爱好,时常在《中国建材报》、《山东经济日报》、《泉城周报》等,发表一些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分管企业的组织、宣传工作,并编辑企业报。韶钟老师对文学爱好者总是倾力帮助、关爱提携。他创造机会安排我到圣井危山、红旗煤矿、银鹰炊具等单位参加采风活动,介绍我结识众多的文朋诗友。推荐我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纪念毛主席《谈话》发表53周年活动,并作为代表做大会发言。引荐我向文坛前辈任远、郭廓等先生学习,帮助我出版了作品集《收获与遗憾》。当我的作品《泉城踏青》获得“明湖杯”纪游散文征文一等奖,《济南的夏天》在《当代散文》发表后,他又帮助我积极争取参加济南作协在党校举办的培训班。
不仅是我,文祖东村的孙继广偏爱舞文弄墨,韶钟老师对其也是关爱有加、鼓劲加油,帮助推荐。现在继广已经是新闻中心一位优秀的编辑记者,去年一口气出版了《诚实劳动》、《红枫树》两部文集。官庄中学的于永宗、普集的高广永、宁家埠的王沛芳等,都曾得到过韶钟老师的无私帮助。他还为很多作者争取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营造出良好的创造氛围。直到现在,他身边还经常围绕着一些怀揣文学梦想的青年。我想,这也许是韶钟老师保持年轻心态的秘诀吧。
不松劲、不懈怠,坚持与时代同步,是韶钟老师保持创作激情的又一法宝。他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在《大众日报》、《济南农民》、《农村大众》、《山东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文,被誉为家乡发表诗歌最多的诗人。后来调到市文联专职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刊物编辑,更是保持了昂扬的创作热情,先后出版了十多部文集,获得了众多国家、省、市级的文学奖项。在创作之余,他深入搜集章丘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典故,努力做章丘文化的挖掘者、传承者。他的作品语言鲜活生动,朴实无华,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乡村的俗语、坎子,带着土腥味的民谣都在他的文章中焕发生机,让他的作品常写常新。
与他相识的20多年来,我不论是从公司考进公安局,还是离开宣传部到镇街工作,还是又调回区委办公室任职,我总能不时地在《齐鲁晚报》、《今日章丘》等报刊上看到他的作品。另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2001年8月,我被借调到建设部中国建筑金属协会帮助工作。刚到北京一周就收到韶钟老师的来信,原来他一直关注着《中国建材报》的文学副刊,便连夜创作了诗作寄给我。在与建设部相邻的国家建材局报社编辑部,副刊编辑张庆和先生,与我聊起韶钟老师来也非常钦佩。再就是2016年6月,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诗歌朗诵节”在锦屏山举办,作为评委的山东著名诗人桑恒昌先生为我们点了两次赞。一是参观了我们自筹资金建设的“五音戏博物馆”,对我们挖掘保护发展发源于文祖的国家级“非遗”赞不绝口。另一个就是对同时代、都是诗人的韶钟老师的敬业精神也竖起了大拇指。
在韶钟老师又一部文集即将面世之际,我将这些萦绕在脑海中难忘的印象记录下来,祝贺他又添新作!祝福他文心不老!
新闻推荐
时报3月6日讯(记者李焜染通讯员宋振飞)春节过后,按照全市拆违拆临相关部署要求,全市各县区召开各级拆违拆临工作推进会、调度会。3月1日至6日,6天时间,全市集中拆除违法建设11万余平方米。截至目前...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