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王庙□翟伯成
净明泉又称明净泉、明水泉。在章丘城区西麻湾北端,西泉桥西侧路北。因泉旁有眼明王庙,今人又俗称眼明泉。
早在元朝于钦写的《齐乘·卷二·山水考》中就有记载:“明水泉,又名净明泉,出百脉西北石桥边。其泉至洁,纤尘不留,土人以洗目退昏翳,与西麻湾水合流三里余,入绣江,又北入小清河。”始于760年前的金代《名泉碑》尚无此泉之记载,但到了明代,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时任《永乐大典》副总裁、著名诗人晏壁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却收录了此泉,但尚无百脉泉,可见当时此泉颇有名气。又据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卷三·山水考》记载:(净明泉)“于百脉泉西二里许,眼明王庙前,东流至西麻湾。徐璧论济水分支伏流地中……诸泉合而北流至绣江河”。清道光《济南府志》亦有相似之说。
据史料记载:贞观十八年,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起因是唐高祖武德七年时,朝鲜半岛三国高丽、新罗、百济皆臣服于唐。至贞观十六年,高丽大将军盖苏文,率部杀国王高建武,自封为莫离支(宰相兼兵部尚书),独揽朝政。后进犯新罗国,新罗求助于唐,唐太宗李世民大怒,御驾亲征。当路过临济县(章丘)西麻湾时,众多士兵得了眼疾。此时,有童男童女二人出现,带领士兵至泉边冲洗,病去眼明,童男童女也悠然隐遁。此后,人们便称此泉为“净明泉”或“眼明泉”,并在泉边建眼明王庙,内塑童男童女神像。今塑像已毁,但庙尚存,留有清朝道光二十四年《重修眼明殿记》及《西泉镇》等石碑。旁有西泉古桥,据《齐乘》载:“明水一名净明泉,出百脉泉西北石桥边,其泉至洁,纤尘不留,土人以洗目退昏翳,与西麻湾水合流三里余,入绣江。”文中谓之“西北石桥”,即此桥。
净明泉有名还在于其优良的水质,此泉水冬暖夏凉,寒冬不结冰,雪花落之泉即溶,故又称之为“仙泉”。盛水季节,泉水在河岸石隙中涌出。近观之,水涌若轮,漫石而流,淙淙有声。水流过之处,笮草如梳,透着深绿,颇有一番水乡景致。泉水淳冽甘美,若沏以上等绿茶,色如琥珀,香幽袭人,极为爽口。
古之净明泉为西麻湾众泉之一,处于东西两低矮丘陵之间,此为不同于百脉泉之特色。西麻湾南起今胶济铁路线,北至济青公路。长1.6公里,宽0.5公里。底湾为一条南北走向奥陶石灰岩断层,北端为煤田沙页岩阻水,泉水从断层裂缝上涌。据《郡国志》所称“十二芹沟”即为此。西麻湾西岸高出湾底6米,地质上称为“塘子岸崖”,西岸南端为一丘陵低山,称为“西山”。过去,山势与“芹沟”景色分明,可谓山青水秀。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卷三·山水考》就有记载:“泉水从西山北麓石壑中出,东北流与百脉诸水汇合于沙河口”。沙河乃砚池与山阳村之间的东北向冲沟。“至湛汪村东北入绣江河,史称西麻湾‘一泉成河\’,泉涌量甚丰,居明水诸泉之最。”可见西麻湾诸泉在明水泉群中涌水量最大,是为自然式泉水河湾。现湾中泉眼众多,如漱玑泄玉,簇簇水泡缓缓升起,似珍珠串串,至水面玉花般绽开。水中疏疏朗朗之藻体,岸边密密实实之苔藓,把水染得碧翠。水中之锦鱼戏游,生机盎然。浅湾芦苇丛生,岸边杨柳依依,一派泉林郊野风光美景。
伫立西山上,云蒸霞蔚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帘。明泉的奇观,湖光的旖旎,茂林的清幽,引无数墨客骚人为之慕名而来,留下许多妙文佳句,可谓名泉又以名人显。
明朝成化进士巡抚都御史(巡察道、府、州之官吏)洪汉曾有诗云:“麻湾净泻千寻练,石平喷万斛珍。山月冷涵秋共碧,荷风乱镜无尘。乾坤一段奇观在,疑是渊源接泗滨。”当时所描述的青山绿水,烘托得净明泉澄明如碧,景致非凡。
章丘乡间文人清朝进士焦尔泌曾有描述塘子村外农家的田园美景,诗曰:“塘外垂垂柳拂烟,渔家村里有流泉。月明似欲留人住,故放白莲一朵鲜。”如此景以物迁,景随境迁,物以情发,脍炙人口之诗句,不胜枚举。这些名人诗赋又为名泉增添了许多浓郁的文化氛围,为这山明水秀之地平添了浓浓的书香气。
今之眼明泉公园占地450多亩,展现在市民面前,其观泉、赏荷、休闲三大功能区布局合理,错落而有致。“景奇奇景道不得,水曲曲水路何归?”实乃眼明泉公园的生动写照。飞架湾上的眼明泉大桥似“长虹卧波”,将西麻湾分为南北两面。南面为“源头活水”,北面水域宽阔,荷花荡漾。远望明泉水域,烟波蒸腾,雾霭弥漫,柳枝青翠,水色天光,秀丽的景致,十分诱人。泉吟琴鸣,水木明瑟,掩映多姿,丽日下绛皓驳色,俨然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新闻推荐
16日上午,济南创城微视频首播仪式暨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在来自全市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高校,以及全国10个省市的微视频爱好者的228部作品中,25部微视频作品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和...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