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敏 通讯员程若男
最近章丘一直是气温升高、垃圾高产的“双高”天气,为了环境的清新靓丽、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美容师们顶烈日战酷暑,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诠释着“螺丝钉”的含义。
垃圾清运工——滚滚热浪中的“城市清道夫”
8月1日下午2点,天气预报说的大雨失约未至。汽笛声和汽车尾气夹杂在闷热的空气中一阵阵袭来,给本就闷热的天气更添了一份浮躁,不到5分钟,记者就已汗水涟涟。在双山小区的垃圾收集点,记者见到了垃圾清运工人景慎勇,他一边拖着沉重的垃圾桶,一边不停用手揩抹脸上不断流下的汗水。他的脸黝黑黝黑的,一看就是户外工作者,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留下一圈又一圈的痕迹,紧紧地贴在胸前和后背上。他告诉记者,夏天垃圾相对较多,温度高,腐烂快,他们不得不抓紧时间干活,以免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工作。虽然环卫部门每天都对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打药消毒,但高温季节与垃圾打交道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而这些清运师傅们却习以为常。
据介绍,为了避开市民上班高峰期,垃圾清运工每天凌晨2点就上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实施错时工作制,力争早上7点30分以前将垃圾清运完毕。“白天我们还要出来巡查,看看有哪些垃圾桶满了就及时清运。”景师傅说,“农贸市场产生的垃圾最多,一天得清运三遍。”
据了解,进入夏季以来,瓜果大量上市,垃圾产量逐步递增,仅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已经达到440余吨,给高温天气下的垃圾清运工作增加了不少压力。说到炎热的天气和繁重的工作,他说:“每年都这样,早习惯了!”朴实的话语,让记者对他们心生敬畏和感动。
道路保洁员——上晒下烫的“马路天使”
下午2点30分,正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此时,保洁员郑树娟正穿梭在马路上,一丝不苟地忙碌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和下巴一粒粒滑落。“夏天扫马路,哪有不流汗的。”她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指着身上的衣服幽默地说:“为了防晒,我每天都全副武装,戴帽子、穿长袖,要不然皮肤就被烤焦了。”
郑树娟是一名年轻的环卫工人,负责唐王山路段的道路保洁与绿化带清理以及环卫设施维护等工作。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她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一边扫路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她告诉记者,她们每天的工作实行两人轮班,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30分,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会兢兢业业地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打扫干净。记者注意到,唐王山路多槐树,道路两侧地面落满了槐米。“这个季节槐米特别多,我们早上普扫一遍,上午下午还要各扫三四遍才行。现在创建文明城,我们更要把工作做到最好。”
唐王山路两侧由于多树木,树荫较多,在这样的高温桑拿天尚且汗流浃背,难以想象其它路段的保洁员是怎样在这流火季节里埋头苦干的?
记者呼吁——请用实际行动关爱环卫工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工作需要,道路保洁员经常要穿梭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中,尽管穿着带有“反光条”的环卫服,但疾驰的车辆仍然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危险,几乎每年都能发生多起环卫工被刮蹭事件。此外,车窗垃圾也是马路险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这样的情况,郑树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造成的危险不容小觑,让人着实为她们捏一把汗。
高温三伏天,只是环卫工作中的特殊时期之一,一条毛巾、一个水杯,就是城市美容师的行头。在章丘还有很多像景慎勇、郑树娟一样在高温下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守护这个城市的舒适整洁。目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市民素质提升了不少,但个别不文明现象仍然在发生。对于普通人而言,关爱环卫工人,我们绝不能置身事外。少扔一次垃圾,他们就可能少弯一次腰;减速慢行,他们便少一份危险;多一个商家提供方便,他们就多一个地方喝水、歇脚;多一个微笑,他们就多一点满足。举手之劳、点滴做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给高温下的城市美容师最大的尊重!
新闻推荐
在全市上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决战之际,人们常常会看到,总有一群身影穿梭闪现,风雨无阻。他们抑或参与创城寄语,抑或参加交通志愿疏导,抑或主动清理城市“皮癣”,抑或投身关爱青少年工作,抑...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