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9点28分,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莱芜高新区大崮山村南召开。伴随鞭炮声响,在卡车的汽笛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中,5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济莱高铁建成通车后,莱芜到济南仅需20分钟,莱芜从此结束了区内无高铁的历史。
济莱高铁将动工 莱芜圆“高铁梦”
莱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在动员会上指出,济南至莱芜高铁项目是省会经济圈和济莱协作区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山东省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通车后,对于进一步优化全省铁路交通干线网络、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将是一条支撑沿线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之路、一条深化济莱融合发展的协作之路、一条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开放之路。
王良说,济莱高铁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意味着鲁中特别是莱芜人民的“高铁梦”即将成为现实。莱芜方面将进一步制定完善项目推进计划,细化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加强与济南方面的沟通协商,集中资源、集中优势、集中力量,高质高效做好资金筹措、设计招标、征地拆迁、后勤保障、安全保卫、设施维护等各项工作,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流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服务环境。同时,恳请省有关部门单位继续关心支持项目建设,在项目前期准备、建设推进、建成运营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人盯人对接,手把手指导,帮助把项目建设好、打造好、完善好,真正将济莱高铁建设成为全省快速铁路建设的标杆工程、区域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的示范工程。
家门口坐高铁 莱芜人“说走就走”
日前,山东省住建厅发布“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规划选址意见的批前公示”,原则同意济莱高铁选址方案。本次公布方案的最大不同是,该条铁路设计时速由250公里上调至350公里,名字也由“济莱城际铁路”改成“济莱高铁”。
高铁,代表的不仅是更快的速度,还代表着区域资源共享、区域协调发展。时速从250公里到350公里,从城际铁路到高速铁路,变化的不只是数字和名称,还有莱芜人民对区域发展的迫切希望。
在建设动员大会现场,所有人在热议,“20分钟,我们离济南的距离如此之近!2小时,我们与首都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莱芜人出行到北京为例,无论是选择从莱芜到泰安还是济南再乘高铁,全程顺利也要花3个小时以上,如果莱芜人从家门口上高铁,去北京将节省1/3时间,去济南仅需20分钟。远景展望,如果高铁南延与鲁南高铁临沂北站相接,莱芜高铁就与京沪高铁连接起来,莱芜人去上海也可在家门口乘高铁。
新建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项目北端连接济滨、济青高速铁路,南端远期拟延伸至鲁南高铁,建成后必将成为全省鲁中南地区又一条快速铁路通道。该项目线路北起济南东客站,经章丘区、莱芜市雪野旅游区、莱城区、高新区,终至钢城区,为双线客运专线,全线拟设6个车站,设计行车时速350公里,线路总长度约116公里,总投资约170.7亿元,其中济莱芜段线长63.8公里,投资约82.9亿元。
改变时空距离 重塑莱芜新优势
放眼全省,从地理位置来看,莱芜地处鲁中,正处在交通枢纽的中心,域内高速公路纵横,而铁路建设是交通短板。基于对速度的渴望、对发展的祈盼,莱芜人深知,只有改变交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时空距离,才能更好锁定地方发展格局和走势。
按照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市通高铁的目标,莱芜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顺利将城际铁路提升为高速铁路。作为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市市通高铁”项目之一,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积极实践,更是莱芜人民期盼良久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增强中心城市济南市的辐射功能和莱芜省会副中心的建设,促进济莱同城化的协调发展,加强济莱协作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快速发展。同时,对完善区域铁路快速客运网络,优化城际运输结构,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客运网络规模效益,提高沿线地区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项目进展,下一步,莱芜将以此为契机,积极与省发改委、省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济南市沟通对接,尽快组建成立济莱高铁项目公司,研究确定项目建设资金筹集方案,细化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方案,尽快启动勘察设计、征地拆迁等,争取早日完成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早日建成通车。(本报记者 匡名梅 通讯员 冯建华 刘大伟 鹿振林)
新闻推荐
女报讯(记者孙墨琦通讯员尹静)近日,济南市口腔医院急诊(综合)科转运来了一名特殊的小患者,伤者鑫鑫是一名1岁3个月的男童,来院时舌头呈弧形被咬断,渗血较多,急需清创缝合。经过医院多科室联合默...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