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庆八一建军节本报今推特刊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8-01 14:19   https://www.yybnet.net/

朱乐春向记者介绍水库的情况。记者殷玉国 摄

一头稀朗的白发,略带瘦削的脸庞虽显苍老,但双眼有神,身板硬朗……当他行走在章丘文祖镇南山附近一座小型水库坝上时,很难让人看出这是一位73岁高龄的老人。更让人难以想到的是,这座蓄水达15000立方米的水库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前后投资300多万元,用4年光阴建出来的,老人给其起了好听的名字——月亮湾水库。这个水库不仅起到了蓄水保泉作用,还解决了下游村民浇地难的问题。

这位老人名叫朱乐春,1965年参军,1986年底他从部队转业到广州市工作。60岁退休,本该是过着颐养天年的生活,他却背起行囊,孑然一身回到久别的故乡章丘,承包荒滩,蓄水造田。有人说,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朱公蓄水,他展现出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1965年,19岁的朱乐春离开家乡章丘文祖镇,报名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后来他曾在部队担任教官,主要教授“军事地形学”和“统筹法”等课程。1990年,朱乐春离开军营,脱下军装转业到广州一家银行工作。月是故乡明,喝着家乡泉水长大的朱乐春,时时刻刻想念着老家的亲朋好友,老家的一山一泉、一草一木。2006年,已经退休的朱乐春回老家探亲,这一年他已经62岁。

朱乐春所在的家乡章丘文祖镇东张村,这里群山环绕,有一个长年喷水的东张清泉,泉水汇成清流,从乱石丛中穿过,逐渐渗透到巴漏河地。回到老家的朱乐春又专门去看了看东张清泉,泉水还在汩汩流淌,没有随时间的变化而停止,但儿时的玩耍的伙伴都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这些泉水白白流失了,如果能建个小型水库,把这些泉水储存起来,绿化荒山,还能在旱季给父老乡亲们抗旱提供水。”朱乐春看着清澈的泉水,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

经过多次勘查,朱乐春决定在东张村和水龙洞村之间建一个小型水库,把东张清泉的水保存下来。一个已经60岁的老人,在广州有家有室,不好好享受晚年,却跑到千里之外的老家投资建设水库,家人极力反对他的想法。“东张村是我的家乡,是我的根,我要在晚年为家乡作点贡献。”他反复做老伴和女儿的思想工作,甚至把她们带到老家,感受家乡山泉草木的美丽,最后老伴和女儿同意了他的想法。

朱乐春蓄水保泉的行动得到了文祖镇的支持,政府协助他开展各项工作。从2008年开始,朱乐春吃住在建设工地上,设计图纸,找施工队伍,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细节,既当设计师、调度员、指挥员,又是具体参与劳动的工人。经过近4年的施工,水库建成了,花费了300多万元,这些钱是他和妻子、女儿全家毕生的积蓄以及亲戚朋友的资助,没拿国家一分钱,没向组织开过一次口。

修建好的蓄水水库能蓄水15000立方米,形状是弯曲的,如同一弯月亮,老人取名为“月亮湾”。“我是一个退伍的老兵、一名老党员、应该为党、为国家、为家乡人民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朱乐春站在月亮湾边说。不远处,从东张泉清流出的泉水汇集到月亮湾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供给。水库不仅解决了良田用水困难问题,还改善着乡村的环境,已在水库周围栽种果树、花树和绿化树等5000多棵。青山绿水,果树成林,鸟语花香,这里成为当地一个观光旅游的热点。

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不管多么不愿意,年老总是不期而至,朱乐春修建了“月亮湾”水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管理上难度增大,73岁的他有个心愿——希望有热心人来接手这个地方。 (记者殷玉国)

新闻推荐

区环卫中心助推创城让章丘颜值靓起来

本报记者赵敏通讯员程若男洁净、优美的环境是创城工作的基础,作为职能部门,环卫中心牢固树立“创建文明城,环卫要先行”的工作理念,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拉高标杆,让创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唱支山歌给党听2017-07-31 12:53
猜你喜欢:
评论:(庆八一建军节本报今推特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