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孟岳 王磊
近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带领银行经办人员在济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心市场大厅开展创业贷款集中发放活动。工作人员加紧梳理相关资料,现场分工协作,及时为创业人员发放贷款卡。据了解,现场已为符合条件的54名创业人员发放贷款540万元,后续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主动服务 解创业者燃眉之急
一早,前来领取贷款的人员已经挤满了市场大厅,刚刚领到10万元贷款的商户张立军告诉笔者,自己以前由于有商业贷款记录不能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后来政策调整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通过以前的信息台账主动跟自己取得了联系,告知相关政策,“人社局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办理手续简便,10万元贴息贷款很快就到位了,给店铺解决了燃眉之急。”经营工艺品的张立军尝到了创业贴息贷款带来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进货的资金问题,还给自己的创业路增添了信心。
济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有业户1200余家,业户集中,许多创业者对于资金的需求比较突出。为方便符合条件的人员享受创业贷款政策,区人社局主动开展上门“送政策、讲政策、办政策”的点对点服务,依托市场管理部门开展政策宣传,为200余名业户现场宣讲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在6月19日至6月28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联合银行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现场办公,市场业户可以现场申请,现场签字,现场办理,不用到人社局和银行之间奔波,有效缩短了办理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对54名业户的初审、征信、复审、放款。
靶向宣传 精准引导“大众创业”
为使更多的创业者了解创业担保贷款的相关政策,区人社局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的政策规定。送政策进市场、进社区、进基地、进商户,累计发放政策宣传单5万余份。进村入户举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推介会,现场解答群众有关问题。在报纸专版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10余次,切实提高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知晓度,做到了政策宣传无死角,让创业者应知尽知。
开展精准服务,最大程度实现“靶向宣传”。为不断提高贷款帮扶成效,将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及大学生创业群体作为创业贷款重点帮扶对象,将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等新兴行业、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帮扶行业,开展一系列精准服务与靶向宣传。今年贷款政策调整后,对原来受商贷政策影响,不能享受贷款的申请人作为工作重点,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台帐,第一时间进行了电话对接,告知“双创示范”政策,引导他们积极递交申报材料,确保应贷尽贷。
创新管理 有效释放政策红利
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享受到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实现了多样的担保方式,门槛也相应降低。
“一直想办贷款,但是找不到担保人,这次义乌市场公司集体为我们作担保,我们很快就申请到了贷款,对我们创业帮助很大。”,在贷款集中发放现场,创业者赵兰凤表示。
章丘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服务副主任叶因雷介绍,今年来,区人社局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立足实际,有效整合资源,在原有担保方式的基础上,放宽担保范围,不断创新贷款担保模式,担保人的条件由过去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扩大至有担保能力的企业工作人员。在方式上,采取自然人担保、园区担保、公司+业户担保等多种方式,市场管理部门、有资质的企业可作为抵押方式,实现了由过去“个体”的担保到“集体”的担保。
建立台账管理机制,对每一名接受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的人员,建立了信息数据库,清晰的展现其个人情况、贷款进度、退件原由、回访情况,商铺经营情况等,确保了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放的准、放的稳、放的实”,让更多的创业者享受到担保贷款政策红利。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鲶鱼效应”,该局增加合作银行,与银行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合作协议,承贷银行在一家的基础上增加到三家,让创业者对承贷银行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提升承贷银行竞争活力。据悉,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80万元,直接扶持278户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574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鹏通讯员刘刚李程鑫郑卫)近年来,章丘区龙山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产业项目,通过各种扶贫方式精准助力脱贫攻坚。该街道实施了高家、黄家、于张、任家、崔家、权西6个村的产业扶...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