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以“棚改旧改安置房建设”为主题内容的第六期政务媒体见面会举行。区住建委、房屋征收服务中心、规划建筑设计院分别介绍了棚改旧改规划情况、安置房手续办理情况以及安置房建设进展情况。到会的区属媒体、自媒体与相关单位进行了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纷纷就百姓关心的“棚改旧改安置房建设”相关问题频频发问,区住建委副主任张全欣,区住建委副主任、房屋征收服务中心主任夏方俊,区规划建筑设计院书记黄振国分别就大家的提问进行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问答间尽显对“百姓安居”的关心与关注。
舒心 安置区配套齐全、标准高
在棚改旧改工作中,区委区政府达成一致共识:“安置房建设的标准和档次不能低于开发商建设标准,要让百姓住上能增值的好房子。”
据黄振国介绍,各片区优先选择交通便利、位置突出的地段作为安置区。安置房建设的标准和档次不低于开发商的标准,分别考虑多层、小高、高层为主的建筑,设计容积率较低、空间舒适度高。户型设计采用群众喜欢和惯用的户型,既有大面积,又有小面积。户型适用、南北通透、采光通风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安置区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相应的卫生室、幼儿园、文化服务设施和配套商业等公共设施,其中配套商业均采用集中式商场或商业内街的形式,不再建设沿街门头房。室外配套的道路、管网进行高标准设计,雨污水分流通畅,园林绿化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完善连接小区的城市交通设施。统筹解决拆迁户子女上学、医疗卫生、社区建设、配套设施等问题,建设宜业宜居新型社区。对安置后的住户来说生活更便利、舒适,交通更方便,卫生条件也好了。
安心 居住方便、产权有保障
据夏方俊介绍,今年我区实施棚改旧改项目11个,其中东风煤矿、东西琅沟、福康路南侧、老四中周边和月宫等5个片区属于省级项目。
如今,5个省级项目加上山大片区共6292户全部按计划拆除完毕,5个省级项目计划9月底前开工建设,6个市级项目按照计划压茬开工。安置房项目竣工后,全面达到简装标准,暖气、天然气均免开口费,保证拆迁户搬迁后即可居住生活。不管是商品房还是安置房,产权问题一直为老百姓所关注。据介绍,今年的所有安置房用地都是国有土地,能够办理房产证,属于大产权房。
放心 质安部门提前介入、房屋质量有保障
据张全欣介绍,为尽快启动工程建设,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前选择确定户型设计,完善安置社区规划方案,为后续安置房建设打好基础;及时开通“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并联审批、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截止目前,项目安置区规划设计完成,预计8月10日出具施工图设计成果,9月份确定施工队伍并开工建设,2019年年底分配入住。下步工作中,将实行挂图作战,抢时间,争速度,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并交付使用。
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群众生计第一,严格落实参建主体质量终身责任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努力将安置房建成样板工程。施工开始后,将及时安排质安部门提前介入,全程监督,对涉及工程质量的单位和个人严管严罚。监督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野蛮行为,切实保障安置房建设质量。
棚改旧改,改掉的是陈旧破败狭窄的旧貌,即将造就的是崭新规整宽敞的新小区容颜。“改”的不仅仅是住房,“变”的也不只是居民的生活,还有章丘这座城市的面貌和品位。
一座座高楼崛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一个个项目让发展驶上“快车道”……随着撤市划区、山大落户,章丘正逐步融入现代泉城,城市现代化进程正在提速。大手笔,大建设,大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一片片“城中村”也正发生着蝶变。(记者 徐艳霞)
下期政务媒体见面会,将围绕“殡葬管理服务综合治理提升”话题,进行新闻发布。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就关心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新闻推荐
构建拥军新格局 唱出军民好声音——济南市各县区双拥工作亮点展示
双拥菜香情烈士公祭仪式□本报记者邱天兰萃通讯员殷宪涛编者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济南市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各县区立足实际,创新发...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