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带给农户丰收希望。(钱堃 摄)定损员正在清点养殖户损失情况。(李鹏 摄)编者按
保险,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可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尽可能挽回个人或者经营者、生产者的经济损失,保障生产、生活有序进行。但其大都涉及养老、医疗、安全以及商业、工业生产方面,几乎很少涉及三农领域。随着经济发展“再提速”,资本活水不断流向农业领域,不少保险企业也
“盯”上了这块“未来即将迎来迅猛发展的蛋
糕”。
农林种植、畜牧养殖,保险为农业发展紧紧上了一把“安全锁”。
农业保险 全市投保率90%
去年7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历城、章丘等县区,这些地方地里刚长出来的玉米因此受了灾。在章丘区曹范镇,农田里的玉米被冰雹砸得是一片狼藉,鸡蛋黄大小的冰雹有的砸进了玉米芯里,有的直接将玉米砸歪了。
“减产是肯定的了,但我们买了农业保险,保本不成问题。”近日,记者来到章丘区曹范镇,谈起去年的那场“天灾”,农户老张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但值得庆幸的是,因为他之前给自己的玉米地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将进行赔付,起码种子、肥料等成本钱不会白费。“另外,农业专家还第一时间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帮我们弥补损失。”
不但不用担心遇到自然灾害后会亏本,在受灾之后还能享受到专家手把手的指导,农业政策性保险给农户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全市已有90%以上农户投了保。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户们,保费是他们最关心的。据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所规定的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保费,政府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贴,其余20%由农户自担,保险责任涵盖了雹灾、风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大流行性病虫害。
平阴县玫瑰镇站东村的郭召峰,作为村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领头羊”,对于政策性保险带来的保障作用,同样是深有体会,“以前我觉得种粮食风险不大,不愿意多花钱投保,人保公司工作人员和村里三农保险协管员主动上门劝我,我挺不情愿地给玉米投了保。”郭召峰说,“前年大涝,玉米遭了灾,还好投了保,人保到家里给我赔付的时候,我激动地都哭了。从那以后,我就做了每年村里第一个缴保险的人,还协助村里的协管员说服那些‘不情愿\’买保险的乡亲。”
除了政策性保险,近期,山东省将在商河县、临淄区等20个产粮大县(区)开展小麦、玉米和水稻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试点地区农业保险保费由农户自行承担20%。试点工作是按照基础较好、生产经营以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为主、具有较强代表性等原则,确定在商河县、临淄区等20个产粮大县(区)开展小麦、玉米和水稻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为普通农户和单个品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50亩(含)以上的种粮大户提供风险保障。
济南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大灾保险的试点与推广意义重大,它能够避免农业因天气而导致的部分损失,降低了农民家庭因灾返贫的可能性与几率。不仅如此,该保险对于当前农民发展模式的转型,对于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以及对于农村的扶贫工作,甚至于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畜牧保险 食品安全、避免“破产”的“盾牌”
济南是标准的“畜牧大市”,不少相关的畜牧支持政策、畜牧养殖企业也都在济南落地。如何保障养殖风险、保护养殖户利益成了重中之重。
由于养殖场养殖数目过多,几乎每一天都有家禽、家畜在死亡。虽然死亡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不能放任其流入百姓餐桌是明确的。“不能放入市场,更不能让养殖户利益受损,影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据市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员介绍,为了避免病死猪肉、家禽流入市场,让养殖户自觉“上缴”,也为了让养殖户们把损失降到最低,他们利用保险的形式“拉紧安全弦”。“我们与有一定实力的保险公司合作,由财政支出80%的保险费用,养殖户只需要缴纳20%。现在暂时只有生猪与奶牛,下一步还将继续探索其他领域。当出现病死猪时,保险会进行一定比例的赔付。”家禽也是死亡率较高的养殖种类,在尚无保险的情况下,财政给予养殖户补贴。“现在,上缴一吨病死鸡,财政补贴1600元,养殖户可以拿到一半,而另外一半则支付给无害化处理厂以及支付运输成本。”
该工作人员称,政策性保险分为奶牛、育肥猪、保育猪3种,一头奶牛死亡赔付5000元,一年保费300元,养殖户只需承担60元;育肥猪死亡则赔付1000元,一年保费60元;死亡的保育猪根据尸长、体重最高赔付500元,4个月的保费30元。“国家鼓励育肥猪与保育猪联保,这样一头猪每年130元左右,不论大小全部按照年度计算,一旦死亡全部赔付。”
长清区文昌街道养殖户梅胜达养殖场里有200余头猪,这个规模不大不小。2017年6月一天夜里,梅胜达发现自家的猪死了十来头,赶紧联系到了该街道的畜牧兽医站。基层监管员来到现场后仔细点数,一共有12头小猪以及1头中猪死亡。在拨打了无害化处理厂的电话后,经过正规消杀手续,定损员、监督员、无害化处理厂工作人员以及养殖户共同签字,梅胜达就可以领取保险了。“幸亏有这个保险,我们才不会受更多的损失。”他表示,除去保障食品安全的初衷,政策性保险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养殖户的养殖场在因各种原因遭受毁灭性打击时,可以给予他一定的赔偿资金进行二次创业,避免“全军覆没”。“这等于给养殖户上了‘双保险\’。”
除了那些政策性保险,还有一些用在肉食鸡中的商业保险同样可让养殖户减少损失。在商河县一家拥有14万只肉食鸡的宏康养殖场,负责人卢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之前都是用自己的锅炉进行焚烧,但成本高、味道重,让我们这些养殖户也很苦恼。”当该县建成超过省定标准、日处理能力高达15吨的无害化处理厂时,卢女士再也不用担心了。“现在,当出现病死鸡时,我们就把它们放在冰柜存好,等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会有无害化处理厂的专业冷藏转运车进行转运。同时,我们还能得到一公斤8毛钱的补贴,这政策真是太好了。”
据运营无害化处理厂的盛和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军介绍,这家投资超过1400万的工厂技术先进,即使在大门口也闻不到任何气味。“这家处理厂的味道处理设备经过了三次更新,现在使用的是益生菌技术,几乎闻不到气味。”他表示,处理病死家禽、家畜的尸体最终经过转化,变成了有机肥和油脂,前者变成了良田中的肥料,后者则被化工厂生产成了肥皂,达到了一个完美的“无污染循环”。
另外,关于蛋鸡,还有相关保险公司按照蛋鸡与玉米的一定比例进行定损。“原则上说,1斤鸡蛋相当于6斤玉米的价格,如果低于这个比例,保险公司也会进行赔偿。”
(本报记者 李鹏 钱堃)
新闻推荐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灵魂,是城市最靓丽的名片。创城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惠民检阅。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创城的主体,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章丘创城...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