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远飞
“停车难”与“停车乱”并存,是对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停车状况的一种描述。小汽车挤占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等公共空间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城市环境。我区正处在创城的关键时期,解决好乱停车问题将会给创城增分不少。城区家庭轿车爆发式的增长也给停车带来许多困难,乱停车现象出现应该做好疏堵结合。未来,我们又该如何破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各方面的调查。
治本之策需多措并举 市民建议减少开车出行
“谁愿意违章停车挨罚呀?是因为有时候有急事,实在找不到停车位,所以只能停在路边了。况且现在也是创城的关键时期,我们也不想给创城抹黑啊。”不少市民为在城区某些路段停车找车位而发愁,见有人乱停就“跟风”。可见乱停车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也跟停不下车有关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建议减少开车出行。在香港街上班的小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急事出门,可以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如今咱章丘的公共自行车很多,骑车很方便。公交车也很干净整洁,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自己准备一辆山地自行车出行。这些出行方式既环保又不会为停车犯愁。”
在某机关上班的李先生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动汽车了,每天从家里提前半小时出门,步行去上班,既节能又锻炼身体,建议更多的人步行或者骑车上班。”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许多专家认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市民出行意识,尽可能减少开车出行,是发展方向也是明智的选择。
解决乱停车 各有各的“招”
为了应对乱停车这个“城市病”,记者通过多方了解,发现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治理方法,来解决乱停车化解停车难。很多地方无论人行道还是车行道,违法停车总是屡禁不止,很大的原因还是停车供需不平衡。
为了减轻停车难的问题,河北省相关部门出台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规定,停车位置、时段不同收费也不同,很大程度减缓了市民的停车难题。为了实现机动车“一车一泊位”的标准,郑州市用大力度奖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停车场建设。郑州市印发的加快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边角土地开发出来,争取解决“一车一泊位”的问题,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停车场建设。
在此,记者建议我区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外地经验,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的问题,让城区乱停车现象逐渐淡出人们的眼球。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孙姮实习生巩力铢)7月15日20时,历经639个日夜的奋斗,山东最长隧道——济青高铁控制性工程青阳隧道成功贯通。据介绍,青阳隧道位于济南章丘区和滨州邹平县交界处,全长10.1公里,由中铁隧...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