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历史文化的东西从来没有兴趣,虽然章丘有西河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西汉平陵文化等诸多古文化遗址,也有王莽、房玄龄、李清照、杜伏威、李开先等这样的政治文化名人,但我从来没有产生细细研究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亚特兰蒂斯传奇》,简单地以为是好莱坞式的科幻灾难片。后来我才知道,没那么简单!亚特兰蒂斯,又称作大西洲或大西国,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里,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传说中这个城市由一系列浮于海上的同心圆连接而成,文明程度之高堪称当时的世界城市典范。
亚特兰蒂斯是否真正存在过?除了柏拉图的只言片语,再也没有任何史料和实物可查。但这并未影响世界各国一大批好奇的追随者,考古学家陆续在大西洋下发现了几处历史遗迹,但是否与亚特兰蒂斯有关,没有人能够确定。仅仅凭借对这点“莫须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衍生出了电影故事《亚特兰蒂斯传奇》。
观影完毕,灵感就像一道道闪电,照亮了我原本混沌的历史天空。以我们章丘城子崖遗址所在地命名的龙山文化,虽然依旧有太多未解的谜团,但这个勤劳智慧的部落群体毕竟真实地存在过:从1928年吴金鼎先生发现遗址,到断断续续出土了大量文物,黑陶与其精品蛋壳陶,填补了中国史前文化考古的一段空白。
黑陶?!在城子崖遗址被发掘前,中国从来没有出土过黑色陶器。于是,一些陶艺大师经过反复揣摩、研究、实验,终于用了选土、利坯、打磨、砑光、划花、锥孔、镂空、捏塑、贴塑、粘接、高温烧制、渗碳等繁杂的工艺,最终烧制成功。到底4000年前的先人是如何完成这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的呢?
我不懂文史,但喜欢小说,喜欢想象。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一个关于龙山、关于黑陶的传奇故事,在我的脑子里逐渐成形。我想,有这样一位少年,应该是部落首领或者地位优越人家的孩子,自小体弱多病,因为父母的特殊地位,得到优待,不用参加农业、渔猎、采集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孤独又寂寞,离群索居,落落寡欢,心思敏感。总之,他具有一切艺术家都应该具备的条件。为了排遣孤独,他喜欢上了大自然、绘画、做白日梦和手工制作。
那时候,人们已经熟练使用快轮制陶,只不过烧制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黄陶、白陶和灰陶,但还没有生产黑陶。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最初的陶器制作,先是纯手工,后来用速度较慢的陶轮,导致陶壁较厚,原料只可能用粘性和可塑性较强的黏土;二是红陶所使用的黏土,平原地区随处可取,城子崖恰巧位处河流冲击而成的平原;三是红陶技艺代代相传,那个时代的每一项技术改革都需要漫长的岁月。不得不说的是,烧制红陶需要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在那个年代,应该用木材做燃料,而砍伐树木,费工费力。何况,草原地区的数目也并不是唾手可得。
再说一下那位具有艺术天赋的少年,闲暇时经常独自一人到河边游泳。部落门口就有武原、巨野两条大河,浩浩汤汤,亘古长流。依水而居,这是古文明发祥的必要条件。少年游泳累了,就效仿制陶的大人们的样子玩玩泥巴——河底泥。他很喜欢肌肤细腻、松软的河底泥碰触、摩擦的感觉,就像是成年人的肌肤相亲。某一天,他异想天开,为什么不能用河底泥做陶器呢?正是这不经意的异想天开,龙山大地的制陶技术发生了一场大革命,河底泥替代了黏土,秸秆代替了木柴(烧制黑陶大约需要6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大草原上随处可取的秸秆的燃烧值足够),黑陶取代了红陶。当然,快轮制陶是黑陶产生的先决条件。
河底泥虽然是黑色的,但仅仅是泥土的颜色,经过烧制,绝对不会产生古代黑陶那般黝黑发亮、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黑陶加工,离不开“渗碳”这一工艺。渗碳?研究了半天,我这个可怜的文科生也还是不太明白,不知道4000年前的古人明不明白这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原理?但我知道,秸秆燃烧时烟熏火燎,而且为了保持秸秆的温度,聪明的古人尝试着闭窑烧制:渗碳,就这样完成了;黑陶,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秸秆燃烧的温度毕竟低,古人不断加快陶轮转速,并通过刀刮、打磨等方式,让黑陶壁尽可能越来越薄。于是,黑陶的巅峰之作,“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磬、薄如纸”的“蛋壳陶”诞生了。当然,现在的工匠耗尽心思,也烧制成功了黑陶,但他们不但烧制不出古代黑陶的光泽和质地,烧制不出薄如蛋壳的蛋壳陶,也烧制不出黑陶光晕流转的迷人气度和风范。大概是,古代河流生态还没有被狂妄的人类“征服改造”,陶泥是古河床沉积多年的细腻无沙子杂质的泥土;更重要的是,时位移人,谁还能怀着对图腾和神灵的虔诚,心无旁骛,日复一日,精心创作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作品呢?
黑陶,已然不可复制;蛋壳陶更是不可复制。那一段文明永远地失落在幽暗的历史长河里,只留下埋藏地下4000年的黑陶和黑陶碎片,让我们这些高智商的文明人,痴人说梦般,想象着描绘着那个谜一般的世界。
新闻推荐
铁路自动售票机日益受到人们欢迎。这是高铁济南西站的自动售票处。(王淑文摄)自助售票机,是不少人在买票时喜欢使用的工具,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自助售票机从诞生之初至今不断变化,功能也在...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