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礼智实习生肖金凤
为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7月7日,青岛迎宾馆举办了一场“从珍贵影像资料看青岛崂山抗战”的文化讲座,特邀青岛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张蓉讲解崂山抗战,揭秘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及青岛保安队在战斗、训练、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利用崂山优势打游击
1938年,日本侵略者侵占青岛,在日伪残酷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崂山,依然活跃着一支抗日武装队伍。青岛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张蓉说,这支抗日武装就是青岛保安队,简称“青保”,其前身是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游击指挥部第十六支队第二总队直属第三大队,这支部队的成员主要是青岛国术馆学员,“上世纪30年代沈鸿烈非常重视体育,在青岛建立了国术馆,也就是武术馆,因此青岛保安队的很多人武功很好”。
虽然这是一支国民党队伍,但张蓉说,青岛保安队学习共产党的游击战术、群众路线,比如和日伪军作战时,青保士兵充分发挥崂山本地人优势,对山间小路极为熟悉,群山间便于隐蔽,日伪军从左面走到山前,青保队员可以从右边转到山后。有时也采用迂回出击战术,在敌人扫荡之时,青保派便衣混入市区,在敌军驻扎点丢几颗手榴弹,造成混乱,迫使敌人撤退。青岛保安队队长李先良的军民关系搞得也挺不错,抢的布、粮食都会分给老百姓,于是经常有当地民众给他们打掩护。
自力更生补充武器装备
敌后抗战八年,青岛保安队没有接到国民政府一枪一弹的补给,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张蓉说,为制造武器,青保召集山东章丘铁匠几十名,作为游击队兵工厂的技工。为获得钢铁,青保士兵在夜间扒铁路钢轨,将钢轨重新锻造锤炼,“2015年我走访台湾的抗战老兵后代时,他们回忆说父母当时将胶济铁路上的钢轨截下来,因为那个钢非常结实,将钢重新化了以后打造成大刀。大刀砍向鬼子,人头肯定落地”。
还有就是打造“崂山造”步枪,“自己做的步枪,非常简陋,射击也不是很准,而且还缺弹药,他们只能造枪造不出弹药,于是只能射那种钢砂”。此外就是夺取位于日本商业学校和日本中学的军火库武器以及袭击敌人等方式来获取武器。张蓉说:“由于子弹非常缺乏,又无法制造,只能多方收买,或是收买老百姓家中所藏的子弹,或由老百姓出面从伪军那里购买。日伪军在崂山也是没吃没喝,用子弹买点鸡蛋、食品,保安队就从老百姓手里将子弹收回来,当时青保的武器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收集起来的,非常不容易。”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章丘区纪委紧盯“四风”新动向,构建起“区纪委+单位+群众”的三级监督网络,凝聚合力纠“四风”。截至目前,该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36起、处理4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5人...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