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那骄阳那暴雨那些三农人守卫百姓安全的基层农口人素描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6-26 12:09   https://www.yybnet.net/

兰俊锴正在检查防疫疫苗。(李鹏 摄)

“防汛人”的“家”。(李小梦 摄)

孙祥正在进行试样化验。(李鹏 摄)

编者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一首人人皆知的古诗,可是基层农口人究竟有多辛苦,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城市周边,农田、畜禽养殖场、水利工

程、黄河堤坝……无一不关系到百

姓食品与人身安全。在火与水并

存的六月里,骄阳、暴雨成为了

城市主题,大家都躲在了装有

空调的办公室中,可谁又能

知道那些奔走在养殖场、

养殖户、堤坝等地方,用脚步和汗水守卫百姓食品、防汛安全的三

农人呢?

近日,记者深入基层,找到那些在城市边缘的

农口人进

行了采

访。

基层检测事无巨细全要关注

●人物:兰俊锴●年龄:46岁●职业:长清区张夏街道畜牧兽医站站长

6月21日是个热天。在这一天,长清区张夏街道只听得到蝉鸣的声音。这时,从畜牧兽医站驶出一辆小汽车,开车的正是兰俊锴。

经过30里地的颠簸,他终于来到了诗庄村,这里有张夏街道辖区内最大的蛋鸡养殖场。“老郭,今天咱得看看你的档案,无害化处理的档案,当然还有饲料(出入)的。另外,趁着现在有时间,咱的鸡也该补补(防疫)针了。”

老郭见到兰俊锴也是很高兴,他告诉记者:“老兰是俺们这里的大专家,俺们养鸡养猪的,都要靠老兰给俺们惦记着。他们勤快点,俺们可能受到的损失就减到最小。鸡养得好,下得蛋多,俺们才能挣钱。”

经过检查,养殖档案、无害化处理档案以及饲料批号等全部登记在册。“老郭,我再嘱咐你一下,阿莫西林用2天就可以了,另外还得停药7天,千万别过量,否则检测出了问题你可不少受损失。”

老郭满口答应。“他干这活24年了,而且在2015年时还拿了个全市检疫比武技能大赛第一名,咱

不听他听谁去?我们都跟

他开玩笑,让他别再参加比

赛了,给别人点机会。”

刚刚检查完老郭的养鸡场,兰俊锴抹了一把汗,来不及喝一口水就再度出发了。他说,张夏镇所有登记在案的养鸡场、养猪场以及养牛场加起来共有104家,基层监督员要全部走完,而他也要陪着下去检查与宣传相关畜牧政策。

“老兰,你可来了,你赶紧看看俺这牛到底咋了?”在一家养牛场,养殖户着急地招呼着兰俊锴。经过简单检查,兰俊锴确定了牛的病因:“你看,它的粪便不是坨状了,成为了朵状,肛门处也残留着粪便。你拍拍它的左侧,有异响,这说明牛的瘤胃里有害菌异常发酵了,也就是拉肚子了,你赶紧去找找专业兽医给牛治疗一下,这个别耽误。”

“7月就要出台保险政策了,得趁着现在没有入秋,赶紧挨家挨户宣传下,这样,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下午4点,虽然天依然很热,却还是挡不住他的脚步。

基层防汛大雨巡守安全为先

●人物:康江●年龄:52岁●职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6月22日早晨7点,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12块大屏幕上,城市开始繁忙起来,车流、人流从家里“鱼贯而出”,汇聚成上班的“早高峰”,逐渐将原本空荡荡的街道填满。

一个男人推门进来,只见他拿着一副眼镜,满脸是水,径直走进指挥部最里面的房间,从桌上拿起毛巾,擦干脸上的水,戴上眼镜,看清记者,连忙说:“不好意思,刚洗了把脸,清醒清醒。”

他是市防指主任康江,而这个房间就是指挥部值班人员暂时休息的地方:不到20平方米,有两张上下床,床对面的桌子下,堆放着一箱方便面和一箱钙奶饼干。

今年52岁的康江在防汛岗位上已经坚守了32年,他对于水库、河道的了解,比对自己家人还透彻。去年8月15日暴雨时,卧虎山水库水位接近高线,康江紧盯指挥部大屏幕上卧虎山水库下游玉符河河道的监控画面,脑中迅速形成一幅河道断面图:根据河道水位,水库何时泄洪才能确保两岸群众安全?根据天气预报的降雨时间,卧虎山水库洪峰何时到达?根据水库目前的水位,降雨时还能承载多少上游来水……在和同事默契的配合中,实现了防汛、蓄水“双赢”。

说起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康江昂着头想了许久:“每年值班都差不多,要说印象比较深刻,2013年7月算是一次。那个月济南下了23场大雨,个别点降雨量甚至超过600毫米。当时南部山区水库的水位已经很高了,必须实施泄洪缓解压力,可下游有人施工,为了赶工期他们不愿早停工。”当年,指挥部办公室的电子屏还看不到水库的情况,所以每隔半小时,康江就要和各水库负责人通一次电话。“水库泄洪前两日,防办下发了预警通知,放水前一天晚上,又去了一趟现场,确认一切稳妥后,才放心,那一年雨水特别多,忙活了一个多月,体重掉了5斤。现在好了,大屏幕看得很清楚,不用来回跑,每年汛期只瘦两三斤。”

“越是下雨却越是难眠,一听到雨声就会醒,比闹铃还灵。”康江说,“一下雨都不需要电话通知,防办的同事都会自觉回来。天一阴在家就会感到不安,在单位反而踏实。”

基层防疫行路靠脚安全凭防

●人物:李守涛●年龄:41岁●职业:章丘区基层动物防疫暨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每天凌晨5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时,李守涛已拿好流动防疫箱准备从章丘区官庄畜牧兽医站出发了。他身上所肩负的,是在最基层的防疫站中,把“无病”带给分散在各地的小型养殖场中。“现在天太热了,早一会就能少晒点太阳。天太热了,我已经够黑了。”在这些养殖场中,由于范围小、规模小,很难做到自己免疫。而国家则有相关政策给予强制免疫。

李守涛年龄不大,但是脸色却黑黑的,当然,这是他常年在外工作的缘故。他指了指脚上的鞋子,笑着说:“个把月就得换一双。不敢买好的,买双布鞋凑合凑合就行。”众所周知,章丘区也有“南部山区”,并且不少养殖户都分散在山里。他说,自己的脚上有不少老茧,“这都是长期走山路的结果,但咱能走着,换来百姓的饮食安全,还有啥不值的?”李守涛告诉记者:“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管、配送疫苗、采样、宣传防疫知识。这个工作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食品安全的重托全在我们第一层。”

当车再也进不去山里,李守涛背起小蓝盒子,开始了漫长的山路。李守涛一边走,一边介绍起他所拥有的“防疫神器”。“他们缺乏技术、缺乏免疫手段。在市畜牧兽医局的帮助下,我们有了专门的疫苗配送车辆,也有了储存疫苗的冰箱,全程冷链配

送,确保疫苗运输规

范;专门的防疫人员前

往帮助养殖场注射疫

苗,确保猪瘟、猪丹毒

等生猪常见疾病远离养

殖场。”他指着小蓝盒

子说,这就是一个移动

的“保温箱”。

“按照工作要求,我们防疫员每月都要定期给养殖户送药。因为养殖场位置偏远,所以基本上都在这个点出发。即便是开车,去送疫苗最远的地方也得跑个一整天,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的养殖户较为分散,有的地方还只能徒步前行,有时需要步行70多公里,基本一天都在外面。”

“老何,咱今天该给小猪打针了。”“俺早就盼着你们来了,早点打上针,让这些猪别长病,将来卖个好价钱。如果真长病了,那可得不偿失了。”在这家养殖场里饲养着10头猪,李守涛按照程序,戴好手套和口罩,取药、注射……尽管只有10头猪,却着实让他累得不轻。养殖户老何请李守涛去喝一杯水,“哪有空呢,赶紧去下一家,今天必须完成工作,我们也不放心。”

保障基层养殖场的防疫,“李守涛们”在路上。

基层检测监管疫情毫不放松

●人物:孙祥●年龄:33岁●职业:章丘区畜牧兽医局国家动物疫性测报站疫控中心实验室化验员

“这是个刚提取送来检测的样本,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设施对其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发生疫情的可能性。”章丘区畜牧兽医局国家动物疫性测报站疫控中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孙祥告诉记者。据他介绍,该实验室下设有洗涤消毒室、试剂室、病原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等科室,其设备省内一流。同时,这也是济南唯一一家按地级市检测要求设立的区县级实验室。“病毒送检非常严格,一般是由基层防疫员、检查站的监督员取样后第一时间送来,否则超过24小时就会失去检测价值;检测后我们会将结果送交市局,如果检测为病毒,那么就会有专门的防疫员进行消杀。”

济南是畜牧大市,而章丘区又是济南的畜牧大区。猪瘟、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每一种动物都可能会染上自己种族的疾病,而及时检测出它的病源,检测出疾病种类,对于整个城市的动物防疫工作极其重要。章丘区畜牧兽医局国家动物疫性测报站疫控中心实验室的孙祥,正是实验室的其中一位“核心”。

早上8点,孙祥像往常一样来到区畜牧兽医局,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手套,走入实验室。当天,有一些重要的肉鸡血液样本被基层防疫员送来,孙祥必须要在24小时内检测完毕,将情况及时反馈。“禽流感病毒是我们要严控的一种病毒,所以我们要对样品认真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给上级部门一个正确的反应措施,保障食品安全。这个实验的目的,要完善免疫效果评价。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检查,提高强制免疫覆盖率,保证对易感动物重大动物疫病的保护率。”

“我们虽然在实验室里,而且夏天检测任务不是很多,但需要统计春季检测结果。”孙祥咳嗽了一下,说:“我们晒不到太阳,呆在空调屋里,可一坐就是一天,得个‘空调病\’很正常,这不嗓子又痛又痒,还流鼻涕。不过,我们比在外的基层工作者还是幸福的。”

基层段长 堤防巡查不容闪失

●人物:郑将将●年龄:37岁●职业:黄河槐荫区北店子段段长

还没入伏,济南就进入高温与暴雨并行的状态。下午2点,太阳照在明晃晃的河面,炫目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此时,记者手机的天气记录实时气温34℃、体感温度39℃。实际上,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黄河大堤上,温度必然更高。

炎炎夏日,济南黄河槐荫区北店子段的郑将将凌晨5点钟就开始了黄河堤防巡查工作。郑将将说,近期暴雨较多,河堤巡视不容有失,更要加强巡查,时刻提高警惕。因为汛期水量大,堤防随时可能会渗漏,一旦巡查不及时,渗漏在河水冲击下被撕开口子,后果不堪设想。

1980年出生的郑将将,打小就在济南黄河岸边长大;1997年考取黄河水利技工学校后,学的专业就是治河;2000年技校毕业,他在槐荫黄河河务局吴家堡管理段,成为了一名基层黄河职工。闭塞而简陋的工作环境、艰辛而枯燥的工作内容,没有让这个80后退却,而是一门心思地扑到如何让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专业的治河人上。

这个80后小伙,集段长、教练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小段人手少、管理任务重,郑将将就带头背上割草机、拿起铁锨,与大家一起清除杂草、沿堤巡查;段上老同志较多,他就主动分担、补足老同志们力不从心的工作量。

“黄河巡护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松懈,黄河人更要时刻警惕。”作为一名治河人,郑将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段上的维修养护经费有限,他就做好统筹规划,开源节流。配合局里把管理段的办公楼大部分房间租赁出去,留下一间仓库,整合职工宿舍,清理修整后,他和8个职工睡一间屋子。条件虽然艰苦点儿,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从没有丝毫怨言。治黄工作离不开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北店子管理段靠近多个村庄,沟通协调工作非常重要,多年来,他靠着优秀的品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协调与办事处、沿黄村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往往别人难以摆平的事,到他这儿都能顺利解决。

繁忙的工作中,郑将将总是牵挂着段上的工作和同事,对家庭却多了一份愧疚。就在前几天,郑将将接受任务去齐河演练,几岁的孩子因骨折住院,郑将将陷入两难的抉择。演练工作不能落下,孩子的病情也不能耽误,最后只得白天演练,演练间隙奔回市区照顾孩子。“谁家没有点事儿,咱能不提困难就不提。”在同事劝说其请假时,郑将将这么说。

工作十几年来,掌握、传承治黄绝技,守护黄河安澜是郑将将的不懈追求,怀揣着这一梦想,在平凡的段长岗位上,他带领广大职工奋勇前行,为治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黄河两岸,像郑将将这样的护河人还有很多,正是有了他们在高温下的坚守,才有了汛期济南的万家平安。

(本报记者 李鹏 张敏 李小梦)

新闻推荐

双山街道集中排查展开百日攻坚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章丘区双山街道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出任何问题。结合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骄阳那暴雨那些三农人守卫百姓安全的基层农口人素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