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齐长城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文祖街道大寨村打造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实现了“路上山、水上山、电上山”的发展目标,农业生态园与古村文化有机结合,让千年古村焕发美丽新生态,成为章丘和周边地市的游客前来探访古村文化的热门地点。
1
兴办公益事业,让农民生活更幸福
大寨村现有3000多口人,属于文祖街道的第三大自然村。为了让村民生活得更幸福一些,该村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开发古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大兴公益事业,成为文祖街道有名的富裕村、幸福村。
该村旧村改造走在了前头,从2009年开始动工建设锦阳社区,到2010年建起了高标准的9栋居民楼,入住320户。2011年又建起了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人每户交1万元、70岁以上老人每户交5000元,就可以终生免费居住,已有50户老人入住。锦阳社区水电暖等设施齐全,有专职物业人员负责设施维护、绿化美化、清洁保洁等工作。为发展文教卫生事业,该村新建了小学、幼儿园和卫生所,卫生所有6名医护人员,让村民的医疗服务有了保障;此外还修建了为民服务中心,包括社区办公室、物业管理办公室等。最近,又新建了超市和饭店,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好了准备。
该村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每逢春节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元过年费,老人节发放食用油等节日礼物。村两委每年为全村村民代缴一半的合作医疗费用和每人30元的养老保险金。这些惠民事业自2005年至今已经连续实施了13年,仅去年就出资29万元。
2
加大基础建设,让农业生产更先进
在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孙继昌带领下,记者一行走出村子一路西行,随着地势的增高,向保安山山顶行进。小山风景秀丽,植被良好,种满了密密麻麻的松柏。该村的“南山菊园”生态园已经颇具规模,种植着花椒、核桃、山楂等经济林木,目前已经达到1000多亩,为该村开展采摘节做好了准备。来到山顶,向西眺望,眼界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远处山群连绵,梯田成片,一条条环绕山体的生产路,一方方闪着水波的人工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景。孙继昌介绍说,该村为发展农业经济提高村民产业收入,近几年不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至今共计修建了30多公里的水泥盘山生产路,在山中修筑了32个池塘,全面实现了“路上山、水上山、电上山”的目标,使农田稳产、经济树木增收。孙继昌幽默地说:“站在这里,只要看到山上有路有水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大寨村的区域。”
据有关史料,大寨自古商贸繁荣,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有“七十二店铺”之说;而大寨集从清道光二十四年建立以来,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优越的位置、丰富的物产让这里形成了商贾云集之地。如今,大寨村延续传统,在村委会管理引导下,逐渐发展为济南市最大的粮食市场。该村有一大特点,就是三轮运输车多,全村有700多辆三轮车,其中500多辆从事粮食运输,另有200多辆运输建材等。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从事车辆修理等服务行业,形成了“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活干”的大好局面。
3
发展文化旅游,让农村内涵更丰富
“大寨村在战国时期为齐国驻扎部队的兵营所在地,到了秦朝开始有人类繁衍而成为村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为村内外至今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桥、老屋、碑刻等历史文物古迹,2016年被评定为山东省传统古村落。”孙继昌满脸上写满了自豪,谈起村内文物如数家珍。村内除了长泰桥、古街道、南井碑群、清朝禁赌碑等古迹外,还存有清朝药铺、七圣堂等诸多明清建筑。具有“长城之父”美誉的世界上最早的齐长城就是从大寨村境内穿过,距锦阳关东边1805米之处还有锦阳关东门,迄今也保存完好,2006年5月由山东省政府立保护碑一通,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大寨村正报请文物部门批准重修烟火台、摇铳山、摇铳池、火燃台等古军事设施,要重现战国兵营风采。记者来到保安山高峰,看到山顶上有全石建筑的一座“城堡”,石墙呈圆形在山顶围了一圈,墙有四门,里面是一片较为平整的开阔之地。记者从北门进入,看到一座刚刚建完的二层阁楼,楼西边是一座圆形的全石结构的“瞭望台”,站在台上感觉视野开阔,晴天丽日能远远地看到南边4里之外的齐长城和锦阳关。传说2000多年前,姜子牙就经常站在瞭望台观察敌情,如今瞭望台正见证着那段历史。
孙继昌说:“如今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已经颇具规模,通过展示浓郁的乡土风情、田园风情和农耕文化,在留住乡愁的同时提升村庄内涵,让千年古村成为市民的旅游新宠。”
新闻推荐
章丘9宗居住地块拍出39.37亿元其中,贺套村4宗地为捆绑出让,面积318亩,占此次章丘土拍居住用地出让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最终以22.54亿元成交。济南土拍调控政策1提高居住用地竞买资金条件2竞买资金...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