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钱欢青)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批复》,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山东省文物局在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考古工地举办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活动主题是“让考古走向大众”,季缃绮副省长和山东大学张荣校长出席活动并为首个“山东省公众考古基地”揭牌。活动还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巍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并在当日下午举办了“公众考古论坛”。
据悉,山东省文物保护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仅从考古方面来说,五年来山东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工作600项,调查线路近8000公里,考古勘探面积1亿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10多万平方米;定陶黄肠题凑汉墓等3个考古项目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考古项目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达18次、21个项目;鲁国故城等国家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据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参与文物保护和考古活动的意愿也日趋强烈,迫切要求文物考古走出“象牙塔”,因此山东决定成立公众考古基地。对此,省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一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采取现场参观、模拟考古、设立公众论坛、推出考古科普丛书和考古宣传等多种形式,让考古遗址成为集考古发掘、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知识传播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教育基地。全面启动全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并在全省17市同步展览,让考古成果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进企业。
周晓波透露,下一步,山东将把公众考古作为考古发掘工地验收、成果评选的硬性指标,推动全省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和其他正在施工的8处重要考古工地,逐步建设成为“山东省公众考古基地”,加快考古成果转化,真正让考古走向大众。
新闻推荐
山东省绘制国内首张精准“韭菜地图”产地、流向全透明,潍坊种植面积最多
山东省韭菜地块分布图(据省农业厅网站)点击查看原图长势良好的章丘胡家韭菜曾获国家有机认证(资料片)点击查看原图韭菜是我们平时吃的比较多的一种蔬菜,特别是在山东,包包子、包饺子都少不了它。但近年...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