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21个特色小镇和新型专业园区,打造一个1000亿级、一个300亿级、两个以上100亿级产业集群……章丘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正式起航。今年以来,章丘抓住济南北跨东拓、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章丘撤市设区和山东大学主校区落户等重大机遇,章丘正努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章丘加速度”,争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领头雁。
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介绍说:“当前,章丘正处在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跨越关键时期,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的关键时期,两个关键时期,两个重要转变,既相互融合,又相互促进,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强力攻坚,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突破。”
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以国家级明水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着力促进总部型、科创型、高端服务型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动价值链前端的研发、中端的生产、后端的服务三段同步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
动能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章丘决策者们密切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一次性规划21个特色园区,涉及科技创新、大数据、高端制造与孵化等领域,其中山东大学科创园、基金小镇等5个园区已完成规划,即将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先后有200多个国内外企业来章丘考察洽谈。经过筛选,章丘确定了在谈项目108个,其中国家级物联网公共管理子平台等25个重点项目已经落地,部分已投入运营,为章丘发展提供新动力。
新项目带来新业态兴起,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蓝海领航一期3000个机柜即将布设,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技学院、绿地金控集团和北京大学等达成合作意向,章丘还积极推进本地产业的业态创新。
新旧动能两手抓 打造发展“双引擎”
新旧动能转换,既蕴含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增量崛起中,也蕴含于传统产业升级的存量变革中。章丘区坚持两手抓、两促进,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让新兴产业挑起大梁。
章丘着手编制产业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及2017年重点任务,精细谋划产业转型“路线图”,构筑“1+3+1”新兴产业体系,“1”即一个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即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建筑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第二个“1”是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力争3年内超过300亿规模。发展现代服务业,章丘重点打造“一河一湖”两大载体。编制新旧动能转化重大“项目库”,1-4月全区19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6.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4亿、同比增长27.6%。
章丘大力实施上网入云、机器换人工程。华民钢球设立“首球网”跨境电商平台,产品60%远销海外今年,章丘共安排技改项目110个,总投资320亿元,占工业投入比重70%,1-4月,共完成技改投入63.8亿元。目前,已有山大地维软件等6个科技型项目签约落户。
今年,章丘特别推出人才限价房政策,控地价、限房价,政府提供不同标准的资金支持,让在章丘创新、创业的人才安居、安心。深化国开公司与省国投、省发投、济南市投资控股集团合作,以3亿-5亿元政府引导资金,撬动80亿-100亿元社会资本。下步,还将组建章丘文旅集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助推文旅名城打造。推动城市“颜值”和“气质”双提升
城市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也是市民、创业者的生活家园。章丘在“畅、新、泉、文”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动城市“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为新旧动能转换营造环境、搭设载体。
在交通方面,章丘将推进“公铁水”立体交通无缝连接。重点打造“两网两圈”:“两网”即“一纵六横”铁路、轨道交通网、“一环七纵十二横六连”干线公路网;“两圈”即15分钟城区到重要交通节点、章丘到济南主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交通圈。城市更新,加快“双拆双改”。今年棚改旧改总户数7978户、160多万平方米,创历年之最。其中山东大学主校区片区50万平方米,仅用时50天就实现入户测量、协议签订、房屋拆除三个100%,创造了征迁改造的“章丘速度”。三年内,主城区、圣井新城、开发区项目区力争全部完成棚改旧改。
章丘按照步行、舟行、骑行三个圈层,形成交通上人舟流转、建筑上村舍俨然、产业上农商辉映、生态上稻荷飘香、文化上古今交融的优美画卷,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首席的泉水生态文化标志区。章丘还将推进城市转型,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创城氛围更加浓郁,整洁有序、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更加文明。(通讯员袁致甲 厉晓伟)
新闻推荐
全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召开做一名合格党员至少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
◎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严守底线,不做“糊涂人”◎乐观向上,不做“抱怨者”◎坚定信仰,不做“墙头草”◎敢于创新,不做“守旧派”◎真抓实干,不做“摆拍者”本报5月26日讯(记者王端鹏)今天上午,全市...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