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河县郑路镇持续聚焦以“郑路珍珠红”西瓜、有机蔬菜、道地药材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致力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度,全力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省级耕地保护激励镇”“省级森林乡镇”“省级绿化模范镇”“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市级中医药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袁本腾通讯员姜伟荣
夯实产业基础,绘就东菜西瓜南药材“全景图” 郑路镇紧盯“果篮子”,坚持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两手要抓、两手要硬,全力将“郑路珍珠红”打造成商河县现代高效农业靓丽名片。郑路镇作为全国珍珠红西瓜生产的原产地,种植规模达910多个棚、3500多亩,年产“郑路珍珠红”西瓜1900多万斤,销售收入1.4余亿元,户均增收13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集的华丽蝶变,成为引领全镇农业产业转型,辐射带动周边致富增收的朝阳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郑路镇通过丰富“菜篮子”,注册“展旺”商标,大力引进有机黄瓜、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推动现代高效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郑路镇蔬菜大棚已发展到8000个,露天菜0.95万亩,年产蔬菜29.1万吨,辐射带动姜楼、淄角等十多个乡镇果蔬产业发展到3.4万亩,年产蔬菜38.8万吨,形成了以订单式种植为主,春季大棚菜、夏季露地菜、秋季复种菜、冬季温室菜搭配生产、四季常鲜的生产格局。
瞄准“中药材基因库”,强力推进以武集村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倾力谋划现代高效农业后半篇文章。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拥有丹参、金银花、牡丹等13类品种,新建900平方米烘干车间,新上2条生产线,就地对药材进行烘干、切片和存储,不断延伸药材价值。同时与郑州、青岛、亳州等大型制药企业和中药材交易中心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年交易额达1000万元,销售渠道趋向多元化发展。
拓展运营模式,打出富民增收“连环拳”
郑路镇秉承“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的发展理念,吸引2700余名群众以土地、资金、科技等形式入股进社,形成了一批以济南德丰联合社、商河县万卉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优秀示范社。截至目前,郑路镇经营的土地面积8600余亩,村集体经济平均达20余万元,涵盖露天蔬菜、高端苗木、储存冷库等多个门类。该镇按照“建成一批、运营一批、见效一批”的原则,创造性制定“五五承包分红”模式。
在商河“郑路珍珠红”特色农业产业园里,商河林海园林有限公司全权负责大棚建设、生产资料投入及产品回收销售,群众“拎包”入棚负责“珍珠红西瓜”种植管理,产出效益五五分成,群众不掏一分钱,管理得好、产出得多,群众分红收入自然就高,极大提高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实现“双赢”。
郑路镇成功举办第九届“郑路珍珠红”西瓜文化旅游节,现场连线北京、天津等地大型商超售卖现场,签约北京净鲜、青岛汇杰等多家高端果蔬配送公司,与京东、美团等多家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带动百余名网络主播加入“郑路珍珠红”西瓜的线上销售阵营中来,每日配送近万个“郑路珍珠红”西瓜,为做优“郑路珍珠红”整体品牌,多元化拓宽京津冀雄等地高端农产品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发展机制,激活乡村振兴“强引擎”
今年1月份,郑路镇邀请伟丽公司深度洽谈种苗培育中心项目落地、农业科研力量入驻郑路及推动“郑路珍珠红”西瓜全产业链发展等相关事宜,实施300亩四季珍珠红夏季试验棚项目,目前正处在头茬生长期(苗期),预计中秋节前后上市,届时将有效拉长珍珠红西瓜供应期。
大力实施雁归商河工程,先后招聘34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吸引21名优秀人才回乡投资、3名优秀人才回村担任主职干部,积极协助商河林海园林农场有限公司与天津农学院2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1500余人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致力打造一批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专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农村带头人队伍。
济南(商河)“瓜韵花都”作为全市6个、商河县唯一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29亿元,4月份承办全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目前已完成新型科技种植棚建设18.17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6000平方米,河道景观带清淤与河岸整理3300米,栽植各类高档苗木1.2万株,将打造成为集旅游度假、生态农业、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新闻推荐
9月8日,济南市政协召开全市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孙集镇政协委员联络室作了大会发言。近年来,商河县孙集镇政协委员联...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