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商河 > 正文

真抓实干冲在前看看咱们的基层带头人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7-27 11:25   https://www.yybnet.net/

沙河镇碱场王村建起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

文化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鑫(右)下沉网格,了解情况。 (李冬阳 摄)

孙耿街道朱家村已对外开放的垂钓鱼池

7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圆满闭幕。会议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更需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要齐心协力勇攻坚,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担当。要凡事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不惜力气、不当“鸵鸟”,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把山东未来发展的基础夯得牢固一些再牢固一些。本期“基层行走”聚焦勇于作为的基层干部,讲述基层干部发挥先锋作用,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的故事。

商河县沙河镇碱场王村第一书记王弘强

盐碱地上建起高效农业产业园

商河县沙河镇碱场王村因盐碱地较多而得名,全村共有220户845人,党员17名,2019年村集体收入4万元。市农业农村局派驻碱场王村第一书记王弘强到村工作以来,面对村班子软弱涣散、为民办事能力不足的实际,敢于履职尽责、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建强党支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产业,提高村党支部服务能力。2019年,该村荣获“济南市文明村”称号。

王弘强围绕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积极化解村班子矛盾和问题,形成了工作合力。他坚持“党员联四邻”,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在一月内拆除残垣断壁和破旧房屋80处共20亩地,实现全部清零。同时,利用拆除空地,投资35万元,建成6000平方米健身广场;落实雁归商河人才新政,回引人才在修建广场时,捐赠价值10万元凉亭。

面对村级资金困难问题,他向派出单位争取资金,投资5万元,实施“阵地提升”项目,新配备办公桌椅、党建多媒体、公开栏、展板等设施,方便党员活动、群众办事。借助沙河镇总投资5800万元的3.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争取1000万元的项目落户在碱场王村,全面提升村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还投资25万元,实施小巷硬化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村容村貌将显著提升。

在提升村基础设施的同时,王弘强不忘群众增收致富,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他积极协调群众,为济南商河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流转土地2100亩。借助项目建设,坚持党支部引领,成立商河县盛槐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劳务服务工作,既服务于项目建设,又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下一步,王弘强将坚持“门外即是村集体”原则,大力发展“边角经济”,计划种植金银花、石榴等经济作物,利用2年时间,将村庄打造成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美丽经济大花园。2020年,预计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郝倩 通讯员 李鹏)济阳区垛石街道卫生院付风霞让“扶贫羊”变成帮扶户的“致富羊”

付风霞是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卫生院检验科的一名大夫。2018年,她响应扶贫号召,担负起田家屯村5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

自帮扶的第一天起,付风霞就有了自己的想法,用她的话说:“在脱贫路上,不仅要给与物质扶持,更需要增强信心,教致富方法,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立足本职岗位,她履行起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在入户走访中,详细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讲完一遍总会再考考贫困户,看他们真正明白了没有。“我们的医疗扶贫政策时常在增加、在完善,我就想着贫困户能听懂吗?听不懂我就多讲几遍。”对于自己帮包的这5户,她都认真记录了基本情况,逐户、逐人制定帮扶计划。

当了解到自己的帮扶对象于振兴是一名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时,她立即与街道扶贫办、民政部门联系,协助为其办理了低保。针对于振兴患有慢性病的情况,她向医院领导汇报后,为他送去了扶贫政策内的免费药物,并帮其就医时办理了“三免六减半”,切实解决了于振兴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烦恼。

在沟通中,她发现于振兴的弟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于是,鼓励他购买了5只“扶贫羊”。平时,工作之余她认真查阅养殖技术资料,时常给他打电话指导饲养管理,让“扶贫羊”真正变成了于振兴家里的“致富羊”。

有一种温暖叫牵挂,有一种奉献叫帮扶,有一种幸福叫微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付凤霞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服务百姓,努力让幸福的微笑写在每一个贫困户的脸上。(本报记者 张群 通讯员 刘亮荣)

先行区孙耿街道朱家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明绘出“桃林鱼塘处处蛙”美好画卷

“我给各位领导和老大哥汇报一下我们村上半年的工作。在大家面前的是我们村‘三资’清理中整理出来承包给村民的闲散地。村民把这里建成垂钓鱼塘,已经开业两个多月了。我们村今年‘三资’清理……”7月22日,在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孙耿街道举办的“乡村振兴大比武”活动中,朱家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明底气十足地向街道领导和堤口管区其他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本村上半年的工作成绩。

在孙耿街道“三资”清理工作中,堤口管区朱家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明始终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坚持全村“一盘棋”,对闲散地统一协调、统一承包、统一规划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还积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全村走上产业兴旺之路。

“街道部署安排开展‘三资’清理工作时,我就知道,这个工作不是那么好干。尤其是闲散地回收,有些地在村民手里都十几年了,有的甚至是几十年,突然让他们交回村集体,心里肯定不愿意。要突破村民心理防线,才能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王英明带领村“两委”干部、部分党员提前到村民家中,讲清政策、讲明利害关系,更多的是站在村民角度分析利弊,一次没有讲明白,就多次入户,最终做通了村民思想工作。朱家村早发动、早开工,比其他村提前20多天开展闲散地回收工作,去除的树木平均每亩为村民多增收2000多元。

朱家村闲散地回收进展顺利,共清理闲散地70余亩,废旧池塘13亩。“我们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一致通过,要让本村村民优先受益。”朱家村清理回收的闲散地、池塘只发包给本村村民。其中6亩左右池塘承包给村民后,修建成了垂钓园,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前来。池塘的西北侧还开起了农家乐,垂钓的鱼可直接送到农家乐烹饪,增加前来垂钓游玩的游客体验感。“70余亩的闲散地分别承包给村民后,秋季将统一种植桃树。我们已经联系苗木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了栽种品种,等到来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大家可以来踏青赏桃花。我们的想法是打造孙耿街道朱家村垂钓、旅游,观光、采摘村。”王英明说。(本报记者 张群 通讯员 张朋)文化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鑫小小网格画出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

“现在小区的井盖都修复得差不多了,不再担心孩子在院里跑来跑去磕着碰着了。”65岁的曾仙英家住山大路,院内的电力井盖破损了一个大洞,网格员通过巡查发现后,及时上报,单位物业和国家电网只用了两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这仅是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推进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鑫提出了“同心格”基层网格化治理品牌,通过小小网格架起党群连心桥,在一次次行走网格中听民情、达民意,使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到任街道后,面对街道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个别小区矛盾突出、社会治理压力较大等实际,王鑫带领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并派业务骨干专程到上海等地实地参观学习,确定了进一步抓实网格、提升辖区治理水平的工作思路,指导工作人员按照区委相关要求,第一时间制定了《文化东路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格化基层治理的实施办法》《专职网格管理员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度文件,从优化网格、建强队伍、明责强能、提质增效四方面入手对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进行进一步完善提升。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知‘实干’的重要性。”为将网格做实、做细,针对专职网格管理员能力参差不齐、专业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对照社区治理需求,王鑫经过与分管领导、专业部门等多次研究协商,制定了《文化东路街道网格工作事项清单(第一批)》,梳理出27大类共96条具体工作。同时,为专职网格管理员制作配发《文化东路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操作指南手册》,明确需完成工作、具体处理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将网格划分、网格力量、“双实”信息等基础信息全部录入“互联网+社会治理”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助推专职网格管理员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自2020年初以来,街道网格化治理在推动提升治理水平、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2345’案件数量明显减少,满意度排名连续六个月在全市500件以上街道中位列前六,社会治理成效不断凸显,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王鑫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聚焦实现“全周期管理”目标,汇聚起上下同欲、勠力同心的强大治理合力,进一步推进网格化治理走向深入,切实推动辖区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为建设全省“首善之区”贡献文东力量。(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牛耘)

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监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田正智把生态环境局的“办公桌”搬进村

“太好了!生态环境局的同志来了!”绳网协会会长秦天会激动地说,“往年去生态环境局作固体废物管理计划备案,不知道拿什么材料,我们20多家企业,一旦少哪个材料,就得再跑一趟。所有业务全部办完总是跑好几趟,厂里的活也不能耽误啊,要不然就花钱请第三方公司代理办理,有些事情交给第三方办理,咱也不放心,很麻烦啊!”

秦天会是商河县郑路镇绳网协会会长,他负责23家绳网企业组成的企业服务工作。郑路镇绳网协会,被济南市评为“全市特色产业集群”,为郑路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由于园区内企业多,去县城办理政务服务事项非常不方便,这个事一直让集群企业头疼。

监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田正智了解到郑路镇绳网行业集群企业距离区县比较远,同时又比较集中,作为一名党员,又是生态环境局与企业打交道最多的监察中队中队长,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这份责任重大。于是他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他们来回跑不方便,那我们就直接去村里办公!田正智立刻将这个想法向领导汇报,很快得到了领导的支持。接着他立即将这个想法做成具体方案,沟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工作人员,成立现场服务领导小组。最后与郑路镇绳网协会做好对接,协调工作办理时间,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一个下午。

6月1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监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田正智,成员周克峰、王兴志、王哲四人来到郑路镇绳网协会,郑路镇绳网协会会员们早已经在大门外等候。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他们立即来到郑路镇绳网协会的办公室里,田正智做好工作安排,王兴志、王哲指导企业填表,周克峰代替企业跑路盖章,他们的工作有条不紊。材料陆续整齐地摆满了办公桌,哪个材料不足就补哪个,村里的人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笑着调侃道,生态环境局的“办公桌”也进了村啊。

这次现场办公服务方式,不仅让企业对固体废物管理认识更深刻,同时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也能为存在疑惑问题的企业面对面及时讲解,既为企业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企业节省了经济投入,这样的办公方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6月24日,郑路镇绳网企业协会会长秦天会为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监察大队二中队送来一面锦旗——为企业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接着便是一系列的感谢话语。所有的工作人员笑了,让他们高兴不是赞扬的话语,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满足,群众的认可就是给他们的最大锦旗,这是因为作为环保铁军中的一员,为群众、企业做好服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类似这种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情还有很多。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企业服务的工作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力推“一次办好”,为建设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商河做贡献。(本报记者 郝倩 通讯员 张希娟)

新闻推荐

商河法院推进“繁简分流”高效化解纠纷

“真是想不到,从立案到拿到赔偿款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没想到县法院的办案效率这么高!”7月8日上午11时许,一起身体权纠纷在商...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真抓实干冲在前看看咱们的基层带头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