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卿介绍老物件。(李冬阳 摄)
焦方海在记录乡愁。(邵明红 摄)
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来时光流转,总有一个老物件能牵动你的内心,总有一张老照片能让你陷入沉思,总有一些文学作品让我们动情。
这些过去时光中的印记,能否穿越时光隧道,在新时代阳光的照耀下,重现生动的色彩?是否,通过它们,我们更容易在追忆往昔中珍惜现在、憧憬未来?不妨跟着记者一起走近它们——
村庄农耕博物馆镌刻难舍的乡愁
走进商河县殷巷镇杨楼村的济南麦丘农耕博物馆,木轮大车、磨盘、手摇纺线车、收音机……1700多件农村老物件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在它们的主人杨培卿眼中,这些藏品都是宝贵的农村历史记载者。
现年62岁的杨培卿,是一名退伍老兵,10年前喜欢上了收藏,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去过东营、滨州、德州等众多地方,有时去四五次都难以得到一件藏品。“为了这个收藏梦,老杨可是下了血本了,多年的退休金全部贴上不说,就连县城的房子都搭进去了。”杨培卿的老伴说。
“这些东西都是几十年前农民留下的东西,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了,慢慢就没有了,现在新一代人十几二十岁的都没见过这些东西,我把它们收藏起来,是为了能让下一代把这些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他说,自己干这件事的初衷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年轻人留下乡愁,让老年人留住念想。
每年寒暑假,周边乡镇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们到这里来免费参观,如今这也成了杨培卿的“正经”事。每当学生们问这些“新奇”的物件时,他顿时来了兴趣,便不厌其烦地讲起每个物件的故事。“这个叫煤油灯,以前没有电灯的时候,照明全靠它。它可不像现在的电灯那样方便,因为它是烧煤油的,味道特别大,有时围着它吃完一顿饭,我们的脸上鼻子里经常沾满煤灰,活脱脱成了一个个小灰蛋。”孩子们被他有趣的讲解逗得捧腹大笑。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不知道过去的苦,所以也感受不到现在的甜。”杨培卿说,“通过民俗实物展品能够直观真实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乡村的变迁,更能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我们国家感到自豪和骄傲。”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王青松)
“诗篇”里记录时代变迁
“杏黄大旗迎风飘,新春年拜开始了。锣鼓铿锵振人奋,红绸绿祆舞窈窕。秧歌队伍打头阵,引来人山迎夹道……”这是长清区归德街道石官村70岁的农民诗人焦方海对村春节扮玩队的真实写照。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写出了家乡人民欢乐、祥和的气氛。焦方海文化程度不高,对文学却有着浓厚兴趣。小时候,他曾向邻村的藏书老人借阅了《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小八义》等多部名著。家庭贫寒,他就利用夏天其他人睡午觉的时间,到树林里寻蝉蜕,卖钱买钢笔、墨水和日记本。他吃着农家饭,干着农家活,想着农家事,说着农家话,用300多首诗篇记录下了时代,写下了乡愁。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焦方海曾跟着奶奶讨过饭。讨饭时的辛酸,让他永世不忘。《讨饭》诗是这样写的:“祖母携我
把饭要,手持木棍防狗咬,偏遇顽童石掷我,忍气强将怒火消。”因家境贫穷,他在童年时要为家中拾柴做饭。《拾干树枝》中写道:“无柴煮饭心内焦,大风越大越外跑。枯枝纷落砸破头,忍痛捡回柴一抱。”
石官村地处黄河沿岸,焦方海用《浪淘沙·黄河》记录了家乡的“黄河”:“黄河水连天,急流湍旋,千古渡口无驻船。万里流域不扬帆,浮桥连岸。忆昔水为患,房塌田淹,背乡离井去讨饭。当今黄河习性变,丰收连年。”村里长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逐年提高,种植模式也迅速改变。焦方海又写下了
《一丛花:三秋》:朝看玉米无尽头,棵棵立赳赳。黄昏不见晨时影,收耕整垅播种后。”早上还是亭亭直立的玉米秸秆,到了傍晚就已成畦垅。农民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农业机械化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看见村里流转村民土地建起蔬菜大棚,村民在大棚打工,走上了富裕道路,焦方海又写下了记述诗篇:“身处棚中无冬天,人在蝶飞花香中。新鲜果蔬夺人目,商贩云集群蜂涌。观光致富两相宜,明珠点缀在村东。”
这些年,焦方海共创作了300余篇“老百姓能听得懂”的作品。由于用的是庄户人的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当地村民喜爱。焦方海还学会了上网。“在网上能接触很多新政策、新事物,让更多的人重温村史,牢记乡愁。”焦方海说,如今,他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诗篇。
(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马光仁)
照片中回忆30年感人至深的爱
打开抽屉,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多年的照片,看到姐姐和外甥熟悉的面孔,孙建民的泪水不停地在眼里打转。在济阳区曲堤镇西魏村只要提起孙建民一家,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孙建民在家排行老二,姐姐有先天智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虽然是弟弟,但孙建民对姐姐格外照顾。一开始,面对小伙伴们的嘲笑,孙建民气愤不平,每次都要找他们理论一番。后来,孙建民习惯了小伙伴的冷嘲热讽,别人越讽刺他,他越是对姐姐好。
天有不测风云,意外再次降临到孙建民家中。他的姐姐婚后育有一子,可孩子却腰部以下瘫痪,无法站立行走。1985年,孙建民的姐夫又离开了人世,眼看姐姐和孩子两人就要无人照顾了。这时,孙建民毅然站了出来,“只要我还在,我姐姐和外甥就会一直有人照顾。”从此,孙建民就把两人接到自己家中。孙建民家也不富裕,但哪怕委屈自己,孙建民也要让自己姐姐和外甥吃好、穿好,不让两人受委屈。平时姐姐和外甥都待在家中,找不到可以沟通的人,孙建民就经常和两人聊天,有时候还带着他们出去转转、晒晒太阳。由于孙建民的外甥下肢瘫痪无法行走,他就托人给外甥买了个手摇三轮车,让他自己摇着三轮车出去走走看看。由于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疾病,他的外甥和姐姐于2011年和2015年相继因病去世。
孙建民一直默默地照顾着姐姐和外甥,一照顾就是30年,30年来从没有过半句怨言,“虽然姐姐智力有障碍,但姐姐在,家就在,我就安心。”谈起姐姐,孙建民开始哽咽,这其中既有对姐姐的思念,也有对妻子和儿女在背后默默支持的感激。(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姜晓静)
“老物件”展览馆里安了家
在平阴县孝直镇有一个村,村民们自发自愿捐献珍藏的老物件,建起了县内首家村级历史文化展览馆,不仅为老物件安了个“家”,也留下了浓浓的乡愁。
在大天宫村的历史文化展览馆,馆内不仅有大件的织布机、铁梨,也有小件的针头线脑;既有残损破烂的草席,也不乏“精品”瓷器、木器等。透过这些“精巧”的老物件,可以想象这里既有古朴和充满智慧的农耕文明,也有着精致生活的一面。“这是以前的灯笼面,四个面上都是宣传大好形势的语句。”村党支部书记尹逊高介绍,这种灯笼有煤油灯式的,也有蜡烛式的,除夕晚上挂在大门口,过了正月十五摘下来。“这种灯笼也就是有数的‘大户’才挂得起,不过现在早就不用这个了,都改成电灯啦,又明亮又安全,而且家家户户都有。”
清末、民国时期的瓷器,年代久远有待考证的泥罐、景泰蓝、铜镜、陶俑等“精品”收藏,都陈列在展示柜上。地上或简易的展台上摆放着:织布机、石锤、石碾、风箱、柳条编成的火笼、老农具……这些老物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各自时代的印记,对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更是一段乡愁记忆。
自去年6月以来,大天宫村村民已经陆续为村里展览馆捐赠了700多件老物件。“很多都是我自己的,后来,村民也都纷纷拿出自己家里的老物件送过来,没有一个提钱的,仅一个月就收到了600多件。”尹逊高说。随着“老物件”的增多,他们打算将农耕器物进行整理,形成种、收、存、磨、做等一条龙,免费向群众开放,让他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回望一下祖先们的文明史。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贾传亮)
新闻推荐
在商河县银河路东段,原副食品公司宿舍附近,有一个特殊的公交车站,它没有设置任何站牌标志,但每位城区2路公交车司机,都会到这...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