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瓷执壶
□郝素梅 杨阳
执壶是古代一种盛装酒、水的器具,类似现在的茶壶而更为瘦高,敞口且有长颈,肩部对称安装柄和流。现在使用的茶壶和咖啡壶应该都是从执壶演变过来的。执壶从唐代中期开始出现并慢慢流行起来,在以后各个朝代中广为使用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实执壶是现在的叫法,主要是根据它持拿和倾注的方式来定名的。唐代称其为“注子”“偏提”,但唐代史料并未说明原因。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倒是提供了一种说法:“吴俗呼酒壶为注子,按《周礼》以注鸣者,注注味也。鸟喙也音咒,古人用壶以大口泻,而今人加以长喙如鸟咮,故名注子。”至于“偏提”的得名,则涉及唐朝一个政治事件“甘露之变”。唐李济翁的《资暇录》明确写道:“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这里提到的大和九年,就是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等人谋诛奸宦未遂的“甘露之变”那一年。由于郑注参与此事,群宦厌“注”之音,遂将注壶去柄装系,有了偏提之名。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多年考古工作中,发掘出大量瓷器,其中就有3件较为精美的执壶。
2004年4-6月,对老城区按察司街南首进行考古发掘。经整理,可修复、复原器物上百件。白釉执壶出土于按察司街唐墓中。壶高15.5厘米,侈口,束颈,溜肩,垂鼓腹,饼状实足。短直流,双泥条曲柄把手。胎质坚硬,釉质洁白,釉层细腻有光泽。
2010年3月,在华强广场建筑工地发掘一批墓葬。其中一座圆形砖雕唐墓中出土了白釉绿彩执壶等三件文物。白釉绿彩执壶胎质坚硬,上施白釉,釉泽白净莹润。最令人心动之处便是几抹绿彩的随意点化,留给人遐想的空间。遗憾的是壶嘴已经损坏,通过痕迹来看,似乎是有意为之。也许这是一种习俗,对此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2015年3月,商河县西甄村发现两座唐代圆形穹隆顶砖室墓,出土陶、瓷、漆器等随葬品17件。其中一件白釉执壶保存完整,壶高25厘米,器身修长,口沿微外侈,形似喇叭。圆唇,短颈,椭圆形腹,饼形实足。颈至肩部装一半环形把手,与把手相对处装一圆管状断流。
此三件执壶器形庄重,通体施以白釉,更显素雅之美。尤其是华强广场唐墓所出执壶上的绿彩看似随意,实则透露着一种灵动之色。
其实,各时期陶瓷执壶的整体造型是不同的。唐代的丰满壮硕,宋代的骨劲挺拔,元代的钝重稚拙,明清的精巧典雅,器形的变化一般是根据用途和当时的社会审美而不断变化的。执壶出现在大唐盛世之下,那时不管是人们的体态还是所用的生活用具,都比较青睐于浑圆、壮硕,从考古发现的石窟造像和陶俑也可证明。所以,唐代执壶有如此的造型也不难理解了。后来随着人们的审美和执壶功用的变化,执壶的外形也随之改变,主要体现在口、流和腹部。在功用上,随着执壶的普及,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既可以作为注水,亦可以作为酒壶和茶壶。大部分学者认为执壶在唐代属于酒具。唐代盛行喝果酒,基本是葡萄酒,那执壶短直粗的流是为了方便把果酒的渣子一起倒出来,防止堵塞。而且唐代陆羽在《茶经》列出的28种饮茶器具中并未出现执壶,也是一证。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专门写了“论茶器”一篇,写到当时饮茶所需的“茶器”里出现了执壶。考古资料显示,宋代及以后的各个时期,执壶在酒具和茶具中已经不可或缺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执壶都能茶酒混用呢?也并非如此。根据考古资料总结,饮酒用的执壶,在外形上大概需满足以下条件:小壶口(防止酒挥发),颈部或细或短(颈部不用考虑容积),腹部圆鼓,一般重心在下,以保证尽可能多的酒浸在温碗里;把手整体呈倒“U”形,柄圈空间小,这样的设计适于手指将其微微倾斜以注酒。点茶用的执壶在外形上大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敞口,颈部微束,防止落灰;腹部不可过大;流要有一定弯曲度,流底到流口形成一定的粗细差,当倒水点茶时,水流形成一定的冲力,流口部瘦削,防止滴漏。
如此看来,我们所藏的三件唐代执壶,应该是酒壶。至于是哪位古人曾执这把美壶或小酌酒巡销永夜、或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切都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唯有这个执壶,在静静地诉说着岁月变迁。
新闻推荐
救人医生孟怡磊本报6月20日讯(记者李云云通讯员吴如明徐迎春)端午节期间,一篇寻人贴在商河贴吧里...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