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商河新闻 > 正文

“田坎上的布衣书记”——记市侨联派驻商河县孙集镇大蒲洼村第一书记王光华

来源:济南日报 2018-01-05 12:13   https://www.yybnet.net/

王光华(左)与村民拉家常。

第一书记名片

王光华

市侨联派驻商河县孙集镇大蒲洼村第一书记,2016年3月到村任职。

“王书记来了,俺村大变样,外村人来了都羡慕……”“俺王书记脾气可好了,又有学问,大家心里有话都爱跟他聊。”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大蒲洼村群众,提起王光华,听到的是一连串饱含乡情的话语。跳出“农门”又入“农门”“接地气”的第一书记

大蒲洼村历史上是一片涝洼地,长满蒲草,是商河有名的七十二洼之一,村名也由此而来。村里现有居民213户,913人。2016年3月,王光华来到大蒲洼村任第一书记。

“庄稼人就算进了城也不改本色,我从农村来,恰恰是我驻村任职的一大优势。”王光华说得没错,为尽快和群众打成一片,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衣着简便,进村入户,总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从不开车。这样,他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大蒲洼村,也和村民成了无话不说的一家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田坎上的布衣书记”。

总结近两年来的驻村任职经验,王光华感慨地说:“干啥都得讲究真、情、实。要真心沉下来,带着感情和热情,为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有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再难的工作也能完成。”当好基层党组织“主心骨”

打造过硬的好支部

“农村工作好不好,关键要看有没有一个好的党支部。”王光华把“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发展”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建议,并引导他们抢在先、走在前。

在和村“两委”沟通商议后,王光华协调资金10万元,决定在道路两侧种植大金星山楂,把绿化与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结合起来。在种植的时候,80多岁的老党员、老支书王志堂带头参与,村里全员出动,很快,一条贯穿全村的绿色经济长廊建起来了。初步估算,这近千棵山楂树进入盛果期,年可产山楂20多万斤,按0.5元一斤算可得收入10万元。

在王光华的组织下,村里还成立了“能人俱乐部”,定期座谈交流,提出意见建议,确保村“两委”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了工作失误。

谋划脱贫致富好路子洼地变成蔬菜基地

在王光华驻村帮扶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大蒲洼村建档立卡的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他积极争取派出单位市侨联的支持,引导侨界企业献出爱心支持贫困村脱贫,先后筹集资金50余万元,在大蒲洼村建立了侨爱心蔬菜基地,并注册成立了蒲洼泉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35亩,建立了20个蔬菜种植大拱棚。侨爱心蔬菜基地自2016年底运营以来,已实现经济收入15万元,帮助16户贫困户脱贫。大蒲洼村还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把蔬菜基地扩大至100亩,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效应。 (本报记者刘钦涛沙文婧)

新闻推荐

商河县林业局开发“公益岗位”贫困户在家门口端上“铁饭碗”

本报讯(记者李小梦通讯员袁雪梅)在商河县韩庙镇赵寨村的贫困户赵长清家,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他在树下忙碌的身影。自今年三月份被选定为林业有害生物兼职检测员以来,他每天早上8点准时观察虫情,将结果记...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田坎上的布衣书记”——记市侨联派驻商河县孙集镇大蒲洼村第一书记王光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