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信夫妇。本报8月10日讯(记者邢敏通讯员吴如明)“我要捐献眼角膜,希望能用作医学科学研究,帮助别人。”近日,记者从商河县卫计局了解到,为了给别人带来光明的希望,古稀夫妇孙玉信和吕秀兰早在3年前办理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
据了解,孙玉信今年71岁,老伴吴秀兰70岁,现在夫妇俩住在龙桑寺敬老院中。孙玉信是原龙桑寺镇孙家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位具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孙玉信一直有捐献角膜的意愿,2013年,他劝说妻子和自己一起进行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那时看到病友被病痛折磨,心里真难受。”孙玉信告诉记者,2011年,他由于肺部疾病住院治疗,同一房间的病友不幸得了尿毒症,由于没有合适的肾源,他每天目睹病友进行透析以此来维系生命。不仅如此,病友的妻子把12岁的孩子舍在家里,整天为孩子的衣食住行担心。
“我和我的老伴无儿无女,当时觉得这个孩子很是可怜,如果这个孩子爸爸有个合适的肾源就好了。”孙玉信说。后来,孙玉信偶然听人提起捐献眼角膜,可以帮助别人重见光明,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捐献遗体角膜的想法。
2012年初,孙玉信联系到商河县红十字会,由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专门登门办理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
“我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工作了,希望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支持医学院的学生们做研究,医治好更多的病人。我们老两口走了,希望给别人留下光明。”孙玉信说。
据了解,商河县目前已登记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9例,实现1例捐献。孙玉信夫妇分别为第二、三例登记志愿者。在这9位登记志愿者中,有的是受救助多年感恩社会萌生捐献愿望的青壮年,也有不忘初心甘愿奉献社会的老党员。
“捐献者都是一些普通的市民,他们不贪图名利,只是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其他人。这些力量在他们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受捐者本人或者家人眼中,这就是最宝贵的。”商河县红十字会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滕州打造首个开放式街区 从村落到街区,集居住、就业、慢行等于一体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