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期5个月的首届老干部文化艺术节近日落下帷幕,艺术节期间,市级展出书法作品197幅、绘画作品104幅、摄影作品232幅。每个区(市)都组织了大型展演,各类综合型演出100余场次,参演老同志近20000人,受惠群众达10多万人次。这次活动集中展现了枣庄市老干部的高尚情怀和精神面貌,更是枣庄市实施文化养老工作的有力见证。
枣庄市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将传统偏重“物质养老”向高层次“文化养老”转变,让“文化养老”进一步推进老年人积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把“暖心、传承、聚力、余热、示范”五项工程有机结合到老干部文化养老中来,着力提升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质量、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数。
暖心工程夯实基石。枣庄市认真落实了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把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与文化养老有机结合,用先进的文化养老理念引领老干部的精神追求。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和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培育示范社区,为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创造有利条件。其中,滕州市财政列支经费,建设社区老干部服务中心,同时联合民政、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积极争取和利用好上级惠民政策,把资源优势向选定的社区集中。目前,滨江社区、龙泉苑社区等26个社区老干部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传承工程培育认知。大力实施“传承工程”,让老干部的宝贵经验、优良传统、知识经验、技能技术等非物质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和发扬。以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收集老同志出版的书籍、回忆录,挖掘、抢救革命历史资料,整理非物质文化成果方面的素材。开展了“共同铭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老兵手印”征集活动,抗战老兵、枣庄市离休干部胡安胜、杨清平和抗战老兵后人朱平坦、抗战历史传承人等海峡两岸、国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许多老同志主动弘扬时代精神,主动参与“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滕州市老干部侯贺庆利用“北沙河惨案”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已累计宣传数万人次。
聚力工程搭建平台。以普遍建立老干部幸福乐园、老干部之家为目标,枣庄市推进了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新设、改扩建了一批老干部活动学习中心(室),为老干部“教、学、乐、为”创造宜学宜居的良好环境。依托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主阵地优势和各级老干部活动场所资源,开展文化体育教育活动。建成省级优秀团队2个、市级优秀团队16个。全市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吸纳网络学员25700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融入“文化养老”活动,探索形成社区、单位、社团、网络相结合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机制和属地就近管理模式。以“支部+社团”为指导,培育各类老干部参与和参加的社团组织,据统计,枣庄市已有各类老年文化艺术团体561个,其中80人以上的将近200个,覆盖带动老年人群50000多人。
余热工程体现价值。市老干部局积极为老干部老有所为搭建平台,提供渠道。通过开展志愿服务,老同志发挥余热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社会做贡献,(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本身做的就是“文化养老”的事业。今年来,全市89个老干部志愿者组织和文艺团队带动6000余名老同志开展志愿服务、文艺宣传等活动,16个老干部文艺团队被表彰为全市优秀社团。216名提前离岗和退休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涌现出一批老有所为典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示范工程提供载体。以举办艺术节为纽带抓手,加强对文化养老活动的组织引导。按照“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富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老同志在活动中体验乐趣、收获快乐。本着广泛性、引领性、普及性原则,把更多的老干部发动起来,让所有愿意活动的老干部参与进来,让更多的老干部、老年人享受到文化活动的滋养,进而推动文化养老事业的常态化、制度化。 (记者 崔累果 通讯员 韩涛)
新闻推荐
本报滕州讯12月7日至8日,省关工委副主任王维新一行到滕州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关工委主任高惠民,常务副主任徐广余,副主任王亚陪同。 王维新一行现场察看了荆河街道马号街社区关工委“...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