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张吉平(中)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通讯员 孙建峰)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28年前,当时只有20岁的张吉平从老家济南商河县农村来到了东营,作为一名农民轮换工,成为了胜利油田一名普通的钻井工人。28年来,他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的小学徒到现在的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张吉平告诉记者,不断学习和努力创新是他成长的法宝。12月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张吉平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 30名优秀工人获此殊荣,而张吉平成为了山东省本届大赛唯一获此殊荣者。
四年间记下4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
1984年,高考落榜的张吉平从商河县农村来到了胜利油田成为一名钻井工人。因为在一次钻井设备搬运过程中,张吉平不慎扭伤了腰,队上就让他从事了钻井柴油机司助工作,“我是招工过来的,来之前从来没学过跟柴油机相关的知识,对于柴油机各种复杂的配置和技术操作几乎是一无所知”,张吉平说,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他找来柴油机工技术培训的课本,每天都要翻看很长时间。平时,他总是缠着师傅问东问西,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是一定要刨根问底。
张吉平告诉记者,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工作时,他给自己下了一个死命令,这一天不管多累多忙,都得把上班生产中的每一个步骤记录下来。就这样久而久之,四年间,张吉平竟然记录下了4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有时候,那些刚来的新员工还会来借我的笔记看呢。”
24岁成最年轻的钻井队柴油机司机长
“刚开始工作时,也真是不适应,每天得忍受着强烈的噪音,穿着沾满油污的衣服,当时真想直接回家,重新准备高考算了。”张吉平说,但自己又憋着一股劲儿,既然做了钻井工人,就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
为了能够进一步掌握柴油机的结构性能,每到休班倒班的机会,张吉平都会到摩托车修配厂、拖拉机修理站、电器维修部里做义工,不要工钱,只为了能练练手。时间一长,张吉平竟然慢慢迷上了捣鼓这些机械设备,“其实那个时候也不觉得累,就一门心思地扑在摆弄那些机械设备上了。”
张吉平告诉记者,自己当时来到胜利油田时只是一名农民轮换工,不是正式员工,“当时我就想,虽然我只是一名轮换工,但学好了技术就不怕没饭吃,哪怕最后被辞退了也能另谋出路。”经过四年的磨练,当跟他一起来的同事还未出徒的时候,张吉平已经可以像师傅那样单独顶岗了。1988年,刚刚24岁的张吉平被任命为钻井队柴油机司机长,成为了当时公司所有钻井队司机长中最年轻的一个。
当年的“小张”如今成了“张师傅”
张吉平爱学习,爱动脑筋,这在钻井队里是出了名的。自从参加工作以来,钳工、电工、电气焊工等张吉平差不多都干遍了,平时机器出了故障,别人解决不了的都会找张吉平。张吉平宿舍的门常年开着,他随叫随到,就这样,当年的“小张”变成了“张师傅”。
张吉平告诉记者,2008年,公司派自己去接一套进口发电机机组,“这是公司配备的第一套进口发电机机组,没有中文的说明书。”为了能够尽快掌握设备的性能,张吉平买回了两本厚厚的专业英语词典,抱着说明书一对就是一整天,常常是方便面、矿泉水一凑合就是一顿饭。30多天后,他写出了三万多字的《卡特比勒发电机组使用、维护、保养细则》,成为操作人员必备的学习资料。
如今,当年的小学徒早已成为了很多人的师傅。张吉平现在就有30多名徒弟,每一个人他都尽己所能的教授。他告诉记者,“现在让我最高兴的事,除了能够继续在技术创新上有所斩获之外,那就是看着我的徒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得出色。”
解决技术难题 不图名利是本分
2007年,胜利油田举办技能人才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在全部64项获奖成果中,张吉平一个人就独创6项。2010年,张吉平凭借着自己创新研制的“多功能油料净化处理机”,获得了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12年12月8日,张吉平更是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成为本届大赛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者。28年间,张吉平共获荣誉称号20多个。
然而在这一系列荣誉背后,张吉平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的工作就是做好一个石油工人的本分,我搞技术革新既不是为了评奖,也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就是想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难题,这是我作为一个石油工人的本职工作。”(记者 张希菲)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外胎都没了,车子还在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