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平阴 > 正文

中国梦·非遗行深耕沃土结硕果

来源:济南日报 2021-05-25 11: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陈炜敏通讯员付伟安

5月13日上午,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主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梦·非遗行”系列活动走进历城区仁轩小学。活动现场,济南皮影戏、济南面塑等七非遗项目传习室入驻该校。七个非遗项目同时在该校传授非遗知识与技艺,一次性入驻学校的非遗项目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在济南市尚属首例,这是“中国梦·非遗行”系列活动进校园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济南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的生动实践,对济南市非遗校园传承工作极具象征意义。

“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是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由市文化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系列非遗宣传展示展演主题活动,每年组织数十位展示、展演类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全市大中小学校及街镇、社区,以展示、展演、体验、讲座等多种活动形式向广大市民、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可追溯至自2008年开展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了近200场次,受众群体达10万人次。“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民众参与保护非遗的意识,推动了济南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丰富内容提升活动影响力

坚持“内容为王”,讲好“非遗故事”,一直是济南市文化馆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基本思路。十余年来,“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一直行走在全市各大中小学、社区、乡村,从未停歇。即便是2020年,该活动也并没有因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断,所有活动都在做好疫情防护下顺利开展,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得以提升。

该活动内容逐渐丰富,如今不仅涵盖了济南面塑、济南剪纸、济南刻瓷、济南微雕等10余个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囊括了包括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琴书、相声等10余个曲艺类非遗项目,以及太极拳、武当太乙门、太平拳等传统武术类项目,还特别组织了济南皮影戏、济南口技、传统戏法(魔术)等民众赏心悦目、难得一见的表演类非遗项目。

从最初的只有济南面塑、济南剪纸、济南皮影等数个非遗项目,到现在囊括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等类别的40余个项目。参与活动的非遗项目越来越多,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越讲越动听,精美的非遗展品让人爱不释手,精湛的非遗技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无论在农村、社区,还是在大中小学校,活动都会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今后多多组织开展此类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来了解、学习、体验非遗。

“得有几十年没看过皮影戏了,没机会看啊。真没想到今天能在家门口看到老济南的皮影,演得太好了,太好了。”“今天的活动让我开了眼界了,咱济南能人辈出啊,你看看这面塑人物做得跟真人儿似的,孩子们的武术表演也是有板有眼,一看就是下了苦功夫了。”平阴县榆山街道东三里社区、锦水街道前阮二社区的居民在看完演出后十分感慨。

创新理念提高民众参与度

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才能走向深入、走向长远。在开展活动前,市文化馆往往会主动联系相关区县文化部门、相关单位、学校,详细了解单位、学校的现实情况,根据民众的不同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订制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相应的非遗项目参加活动,最大限度调动民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每场活动的效果都达到最佳。

比如,针对小学生群体,一般组织面塑、剪纸、结艺等体验门槛较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展示类非遗项目,以及济南皮影戏、口技等比较容易理解、欣赏的展演类非遗项目;针对大学生、中学生群体,则可组织微雕、蛋雕、烙画等操作难度系数较大、艺术水准较高的展示类非遗项目,以及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相声等生活气息浓郁、演出风格鲜明的表演类非遗项目。针对济南市老年人群体,则组织济南皮影戏、吕剧等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类项目到敬老院等单位进行展演,以期得到老年人的心理共鸣。

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向开设校园非遗课程的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根据学校提出的拟开设课程的非遗项目、教学课时等需求,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个人自愿、择优推荐”等原则,遴选匹配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例如舜耕小学,基于舜文化“陶于河滨”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多年的陶艺社团和美育工作基础,与济南泥塑非遗传承人谷善龙签订了教学协议书;结合学校实际,天桥区堤口路小学选择了省级非遗项目猫蝶富贵作为非遗进校园项目。

“服务不搞一刀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服务成效还是很不错的,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也很高。”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象峥表示。

统筹兼顾扩大活动覆盖面

促进非遗保护全民参与,实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是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初衷。非遗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如何实现全民共享,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为了确保非遗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市文化馆主动联系福利院、市郊偏远的乡村、学校,最大限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为公共文化资源较为匮乏的社会群体送去温馨的服务。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每年在远离市区的社区、乡村、学校及福利院开展的活动达10余场次,占全年活动场次的一半以上。许多村民、孩子表示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这么好的非遗项目,很开心、很兴奋,直言该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学习非遗的窗口。

2018年10月17日,“中国梦·非遗行”系列活动走进历城区岩棚小学、港沟实验小学。活动现场,口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苗龙为学生们带来了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的表演,引来他们竞相模仿;社火脸谱、济南结艺、乔氏木作制作技艺等工艺品构思精巧、栩栩如生,让学生们爱不释手;红木雕刻、传统鸟笼扎制技艺等非遗展品技艺精湛、令学生们赞叹不已。其间,非遗项目传承人系统讲解了非遗知识,同时还悉心指导学生现场体验,让他们切实领略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我们学校靠近南部山区,位置较为偏远,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平时课外文化生活也比较匮乏,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来说就是及时雨啊,从孩子们洋溢的小脸上就能深深感受到。”历城区岩棚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象峥表示,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非遗活动不能总在家门口打转转,我们更要关注市郊偏远地区与特殊群体。通过扩大活动覆盖面,是推动非遗成果共享的有效途径。

搭建平台推动传习常态化

非遗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也更应该回归民间。学校教育启人心智,是非遗传承的沃土。在社区、农村、学校开展非遗主题活动,推动非遗传习活动在社区、农村、学校实现常态化,一直是市文化馆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在社区开展活动,将不同门类的非遗项目在社区集中展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解、学习、体验非遗的机会,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在社区长期开设非遗课程搭建了平台。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和选择,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被引进社区,并成立了较为稳定的社区非遗传承队伍,为下一步非遗在社区扎根奠定了良好基础。

要让非遗能够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传承工作就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学校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学校开展活动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非遗的热情,增强非遗保护的意识,将非遗深深根植于大家的心田。目前,济南市中小学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65所学校参与融合工程,8所学校被命名为教育示范基地。

大部分开展过活动的学校,已经持续引进了一些非遗项目作为校本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进行长期授课,有力推进了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发展。“把非遗课程纳入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内,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同时也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保护、发展壮大。”历城区仁轩小学校长刘庆平表示。

目前,“非遗校本课程”在济南百余所学校全面开花,30余种非遗项目纳入教学体系,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长期授课。

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济南市文化馆馆长、济南市非遗保护中主任马迎春表示,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市文化馆将继续探索非遗传承保护的新途径,致力于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新闻推荐

玫瑰产业合作论坛举行以玫瑰之名向世界发声

5月7日,玫瑰产业合作论坛在济南举行。来自世界玫瑰主产区国家的驻华使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黄河...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梦·非遗行深耕沃土结硕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