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平阴新闻 > 正文

环境更优 服务更优 发展更优疾行在发展的春天里

来源:济南日报 2019-03-11 11:32   https://www.yybnet.net/

济南龙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效果图。

2月27日上午,2019年全市“聚力项目建设 加速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在讲话中提出,要突出一个“优”字,当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店小二”。要主动服务企业,真心服务市民,细化服务措施。

如何优?要让企业和市民看得见变化;哪里优?影响发展大局的都要优!春早人勤,事事求精。基层每天都和企业、居民打交道,对于优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他们的作为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感受。来,一起听听基层有关“优”和“不忧”的故事。

村里来了100万头猪!

2月22日,东方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首个养殖区板块在平阴县孔村镇王庄村落地签约,在未来,东方希望集团将以此次签约的211亩土地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达到800—1000亩的用地规模,建设5000头种猪养殖场,年出栏育肥猪12.5万头。一边是千里之外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一边是平阴县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东方希望集团为什么会选择王庄村呢?

李延苓,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在济南做过20多年的建筑工程生意,多年在外打拼的经历,让他思路活、门路多、办法实。李延苓说:“从当上村支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着怎样才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否则对不起群众对咱的信任。”早在2015年,王庄全村500多人就全部搬进了孔村社区,位于镇驻地西南方位13公里处的老村,经过拆迁复垦,腾出了1400多亩土地。李延苓积极做通群众工作,带领大家搞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先后建起了占地260多亩的辣椒和中药白芷的种植基地,让村民们初步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

2018年,李延苓结合村里的实际,通过招商引资尝试运作采摘园项目。在跑手续的过程中,他无意间听说东方希望集团要来平阴建设100万头生猪的养殖产业链项目。在给孔村镇主要领导汇报后,李延苓千方百计找到了东方希望集团山东公司投资经理张明亮,并邀请他来实地考察。王庄村四面环山,坐北朝南,视野开阔,土地阶梯分布,老村拆迁,复垦后的土地周边,水、电、路一系列配套设施都很齐全,非常适合养殖项目用地。并且,村里的211亩土地为农业设施用地,也满足其需要,方方面面都适合,很快便促成了项目落地王庄村。

春节前,为了尽快使项目落地,王庄村先后召开多个大大小小的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会议,李延苓不厌其烦地给大家算清经济、生态两笔账,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通过不懈努力,现在项目预选地块的地上附属物已基本清理完毕,只剩下个别树株和坟茔。李延苓给众人打下了保票:“这些小活,用不了1个月就能清理完毕。”绞尽脑汁优环境管家服务促招商

环境好,则人才聚,则事业兴。2018年,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从改善服务、创新思路出发,不断优化招商环境、服务环境、发展环境,用真心、敢突破、出实招,倾心为企业解难事办实事,全力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动能转换“加速度”。

在新的一年,南村街道将继续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的主责意识,把抓好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责任,实行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和班子成员包挂企业制度,认真倾听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细致梳理,分类建立台账,为企业提供贴身管家服务。同时将坚持“优地优用”原则,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充分利用辖区闲置的优质载体,拓展招商引资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沟通联系,积极对外宣传推介本地投资环境,加强产业对接;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已落户商家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其境内外业务联系渠道,延伸招商引资触角,扩展招商引资新领域;亲情招商,利用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脉,把招商引资工作做到无缝隙、无时限。

面对当前辖区经济载体少、项目少的实际,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坚持高对标、深挖潜,建立由招商办、税源办、党办、14个社区组成的“辖区企业资源基站”,派遣精干人员组成“冲锋队”,制定走访摸排战略图,把辖区的现有资源特别是辖区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园区、商务楼宇乃至企业家用好用足。同时进一步深化长效活动机制,不断加强组织税源培育、企业联盟与企业联谊工作,开展大座谈、大联谊等活动,推进辖区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突出辖区金融等优势产业的引领作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东路街道引导建设以省科学院为核心的科技产业集聚区、以文化东路为中轴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山师东路地下市场为重点的文创项目聚集区,实现产业园区科技的“蛙跳”式飞跃。紧抓以大型商务楼宇为重点的产业楼和特色楼,结合街道“红帆领航”党建品牌,以龙头带动龙身,将以恒大中环广场为代表的大型楼宇发展成为文东的“产业名片”。打造以律师、策划、设计等为重点的知识经济产业集群。加大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开启“量身培植”模式,让这些“知识种子”落地文东经济沃土,不断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多种“福利”帮助企业发展

日前,章丘召开全区实体经济发展大会,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章丘区不仅拿出1亿多元,用于奖励在去年推动章丘实体经济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同时还邀请了13位受表彰的企业代表在此次会议中坐上主席台,显示出了对优秀企业的尊重和重视。

章丘区在此次会议上修订发布了扶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区财政将拿出“真金白银”用于企业研发机构、科创平台建设、引进吸纳科技成果、企业上市扶持补助等领域,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扶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的内容包括:对当年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通过复审认定的给予10万元奖励;企业独立或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年度上级到位项目经费的10%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新认定的全国“独角兽”企业,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国家和山东省行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同时,章丘区创新服务措施,设立24小时区长值班电话83565656,并于会议当天开始启用,发挥好监督和服务作用。

在商河县郑路镇,记者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郑路镇的‘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让我非常满意,从去年6月底完成签约到现在开工建设,中间的绝大部分环节都没用我操心,真是我们企业的贴心人啊。”济南龙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蘧太勇说。

济南龙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罗茨风机、生物质颗粒机、光纤激光切割机研发和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一期计划投资1.086亿元,占地31亩,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就业300人。去年,共有3家企业签约落户商河县郑路电子机械工业园。龙鼓环保科技是最早签约、也是最早开工建设的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厂房地基浇筑,有望实现年内开工、年内投产。

郑路镇党委书记路来光表示,自商河县郑路电子机械工业园成立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服务企业就是园区发展生命线的理念,对签约落户企业实行“扎口式”管理,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兑现“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的承诺。

一心一意当好企业“服务员”

“要把服务企业作为部门的核心职责抓细抓实抓长,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在年初的工作部署会上,长清区经信局(商务局)局长方宝军就向全体机关干部提出了这样的工作要求。

只有求真务实全面了解企业需求,才能解企业所急,帮助企业解难题。若不是该局经济运行科的工作人员与张夏水暖器材、汇百川新材料、时代试金等企业召开了一次座谈交流会,这些企业负责人可能还在为融资的事情着急上火。在会上了解到企业存在的融资困难后,工作人员便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很快就帮助这些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当好“服务员”,还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3月6日上午,一场由长清区经信局(商务局)“牵线”的中石化与长清农特产品企业对接会顺利召开。全区10余家农特产品企业负责人带着自己的“宝贝”与中石化济南公司负责同志坐到一起进行现场推介,佳宝乳业的奶制品,耕辰农业的蒲公英茶,南湖玉露的泉城绿、泉城红,水长清的长清水……纷纷进入中石化负责人的视线。据悉,此次对接活动旨在筛选长清优质农特产品入驻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入选的产品可在中石化100多家便利店进行销售,从而进一步拓宽长清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近日,济北国际汽车博览城项目开始施工建设。该项目于2019年1月与济阳区济阳街道签约,总投资100亿元,预计将于5年内建成投产。

近年来,济阳街道充分发挥驻城区优势,紧抓携河北跨契机,坚持以济北智慧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吸引了上华科技、欧锐激光科技、欧亚德数控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投产,为街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特别是棚改旧改工作开展以来,极大地释放了城市发展空间,带动五金建材市场、力高未来城、绿城荷畔春风、三箭馨阳嘉苑、龙港清华园等城建项目和三产服务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

今年,济阳街道作为全区承载重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任务的主体及承载地,将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全区“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1517”双招双引工作要求,对表对标、精准施策,切实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作、高水平服务。在招商方式创新方面,将紧盯重点区域和主导产业,通过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上门招商,全力做好项目储备,今年力争新引进一定规模项目12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2个。同时,结合招商促引智,力争引进各类人才20余人。

为保障各个项目安心落地、舒心发展,济阳街道将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落实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突出“专业化+店小二”式服务理念,提供“保姆式”服务,为广大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同时健全完善“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切实加快绿城荷畔春风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早日投产达效。

本报记者 黄佳杰 张素芬 王宝静 李冬阳 冯经伟 邵明红 钱堃通讯员 王肖雁 王 培 王珊珊 张保健

新闻推荐

平阴县孝直镇村干部收入不再吃“大锅饭”村干部好好干,一年工资多拿2万余元

近日,平阴县孝直镇300名村干部领到了2018年的工资。颇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同样是干村党支部书记,领工资最多的书记和最少的书...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环境更优 服务更优 发展更优疾行在发展的春天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