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平阴新闻 > 正文

在济南市率先探索本土人才回村乡村综合体让群众家门口致富 破题乡村振兴 孔村找到“金钥匙”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3-03 10:19   https://www.yybnet.net/

济南市率先探索“4321”增力强基工程,吸引平阴县孔村镇18名大学生回村,在乡村人才回流上树立了风向标;加强特色产业洞栽鸡腿菇的品牌策划,补齐产业短板,通过“三三融合”乡村综合体,打通一二三产融合障碍;坚定生态立镇不动摇,投资2600万元建成24.7公里乡村振兴绿色廊道和320亩绿色屏障,串联起15个村,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的同时,为发展乡村旅游开辟一条景观大道……

对平阴县孔村镇来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下简称“五大振兴”),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彼此融合。认真研判当地乡村振兴的优劣势,以及乡村振兴中亟须补齐的短板后,孔村镇把“五大振兴”的破题作为事关乡村能否尽快振兴的“金钥匙”,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破题先从产业开始。多年来,土洞养殖鸡腿菇是孔村镇的产业亮点和特色,在食用菌产销两旺时,家门口就业的农村妇女一天的收入就能达到60元左右,小小鸡腿菇成了惠民富民的大产业,孔村镇也先后被授予“中国洞栽鸡腿菇之乡”“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等称号。然而,近几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鸡腿菇产业逐渐陷于萎缩状态,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甚至3000多条土洞中有很多已经闲置。

在孔村镇看来,鸡腿菇产业在当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市场需求并未消减,只是由于前几年价格波动打击了很多养殖户的积极性,加上一二三产融合不够,才导致目前的尴尬局面。如果对产业的引导到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完全有希望把鸡腿菇产业变为一个有奔头的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赚到钱。

总投资4亿元的“三三融合”乡村综合体的概念此时被提了出来。第一个“三”是一品、一谷、一村,即平阴洞栽鸡腿菇区域公共品牌、七彩谷产业园、北毛峪村美丽乡村。第二个“三”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镇财政每年出资3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菌农和菌包企业提升标准化水平;招商引资1.08亿元建设鸡腿菇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菌农提供技术培训、菌包生产,菌菇回收、烘干、冻干、包装、销售等一体化服务;规划建设菌菇文创体验园,同步建设农家乐、民宿、采摘区,与七彩谷一道成为一处以鸡腿菇为特色的农旅体验乡村综合体。最终建成集生产、文旅、养生等为一体的老百姓家门口富民项目。

有了对产业提档升级的规划,还需要有愿意脚踏实地俯下身子干的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让热爱家乡、愿意投身乡村的年轻人回来,孔村镇于2018年5月在全市率先启动了“4321”增力强基工程,招募18名原籍孔村的年轻大学生回村工作。走上岗位半年多以来,这些原本就比较容易扎根的年轻人立足村庄实际,找优势、蹚路子,极大增强了村级治理力量和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孔村镇增力强基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平阴县乡村振兴助理员招聘积累了经验,为平阴县乡村人才振兴探索了路子、破解了难题,成为全县的“试验田”“排头兵”。2019年孔村镇将继续丰富延伸增力强基工程,实现村级助理的扩面提质,同时聚焦创业带富人才,以100万元干事创业、项目奖扶资金为切入点,推行“人才+团队+项目”模式,让更多优秀人才向农村回流。

有奔头的产业吸引年轻人回来,有魅力的乡村文化则散发出磁铁般的吸引力。近年来,孔村镇党委政府坚持做实教育这条主线,围绕增文、增美做好文章,大力挖掘乡村文化功能,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倡树“环境美、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的“四美新风尚”。以孔子讲学文化为核心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打造,投资近百万元,完成了廉氏故居二期修缮,百年老建筑重获新生。投资提档以王楼平阴县委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启动保护修缮熊善隆烈士故居。传承王皮戏、渔鼓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弘扬安置近百名残疾人就业的绿泽画院为载体的现代文化,让多种文化融合的乡村焕发生机。

乡村的振兴,还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2018年初,孔村镇投资2000万元,在石姜线道路两侧15米范围内栽植绿化树木,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廊道。经过一年维护,这条途经15个村,串联起镇域内廉式故居、杏坛遗响遗迹、中共平阴县委旧址、七彩谷食用菌产业园等景点的绿色长廊两侧植被错落有致,移步换景,让人赏心悦目。同时,2018年10月率先启动“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首年主推“人均一百五十元”普绿工程,针对贫困户等特殊群体开展“每村一台洗衣机、每户一床棉被和一条床单”三个一捐赠活动,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在孔村镇党委书记陶庆福看来,乡村振兴与日常工作同布置、融合推进,让孔村镇乡村振兴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破题,起势之年看点渐显。在这背后,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为破解长期以来学而不实、学而无效的难题,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打造跟上乡村振兴步伐的党员干部队伍,从2017年2月3日开始,以镇上每周一的集体学习日为载体,以现场学、活页抽、主动发言、打分评奖为特点的“活页考核学习法”恒定坚持,至今两年无一间断,范围也从镇机关延伸到了村企,以此倒逼党员干部常动脑、勤实干、长本领,“活页考核学习法”已成为孔村镇党建的招牌。

除了以活页考核和积分考核“双考”提升党员素质外,孔村镇还在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和与贫困户结对服务、从事志愿服务方面向全体党员提出了要求,建成孔村社区“双带双促,四联大党委”。相应地,在村级干事创业奖补上,孔村镇党委坚持“两提两多”,持续提升村干部待遇、村级运转经费,多给予干事创业奖补、多给予群众实惠。今年,“两提两多”经费将突破2600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村级组织保障。

为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态势,打造党建“扬帆”示范区,2019年,以镇党委为核心,以乡村振兴绿色廊道为桅杆,孔村镇将打造红色教育、特色产业支撑、产业联合区域化党建、行业党建和社区党建示范点等“一核六点”党建示范区,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孔村的成效越来越显著。

新闻推荐

孝直村干部考核打破“大锅饭”见成效强化机制落实 让真干事的人有激情

近日,平阴县孝直镇300名村干部领到了2018年的工资。颇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同样是村党支部书记,领工资最多的与最少的竟相...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济南市率先探索本土人才回村乡村综合体让群众家门口致富 破题乡村振兴 孔村找到“金钥匙”)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