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已经成为徐淑昌和女儿的另一个家。(冯经伟 摄)
和徐淑昌见面的时间最后定在了小年前一天的上午10点。因为他已经答应村民会开着车载着大家去邻近的镇上赶集,没有特殊情况,他不能失约。自2017年5月被济南市三包服务中心安排到丁泉村担任民宿管理者至今虽然不满一年,但他已经常被游客当作当地人。
打开手机导航,搜索民宿地处的平阴县洪范池镇丁泉村,这个距离城区100余公里的山村最为知名的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丁兰故里和一眼常年流水不断的丁泉。虽然山水环境优美,但资源的匮乏加上土里刨食的现状让这里一直戴着贫困的帽子。为帮助丁泉村尽快脱贫,济南市委统战部和祥泰集团共同出资在这里建设了丁泉旅游度假区,还配建了10个蔬菜大棚等旅游配套。靠着过去有过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徐淑昌就被中心派过来从事民宿的管理、维护和经营。
“有山有水,环境很好,但相对偏远的位置如果没人来咋办?”从济南第一次来到丁泉村,站在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门口,徐淑昌有些打怵。
民宿终于在7月份迎来了第一拨客人。徐淑昌至今还记得,当时住在3号院的游客来自济南,安静的环境、良好的卫生条件,一个床位100元还含早餐的价格让一家人很满意,游客临走时还一再说一定要介绍济南的朋友来这里玩。民宿第一次住客爆满是在去年“十一”。这段时间正是乡村游的黄金期,借助镇上搞采摘节的势头,加上电视台报道和摄影家协会采风活动,丁泉旅游度假区的名号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徐淑昌觉得,随着丁泉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的游客多了,民宿的经营一定会好起来,拿收益给贫困户分红的那一天一定不需要等待很久。但要经营好这么一座家门口的“金矿”,让民宿尽快盈利,靠当地群众有限的消费能力肯定不行,还得主要依靠外地游客。而目前存在的一个尴尬现象就是游客来玩一天看完景点就回去了,对住宿产生不了带动。
“归根结底还是旅游资源不够丰富,旅游项目稀少造成的,游客留下没有什么玩头。”围绕着怎么留住人,让游客在这里住上一两天,老徐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新想法。
“在现有5个院落,可以接待30余人住宿、100余人就餐的条件下,下一步民宿还将完善一些旅游配套设施,让老人、年轻人、孩子都能各得其乐,让旅游度假区实至名归。”徐淑昌说。不仅如此,丁泉村还打算借助美丽乡村的资金扶持,在旅游环境上继续做文章。
怀着对春节后民宿尽快实现盈利的憧憬,徐淑昌干脆取消了春节回莒南老家的打算,给单位上报了春节值班,他还把5岁的女儿也接到了这里,一家三口替丁泉村的83户贫困户们守望着新一年的期盼。 (本报记者 冯经伟)
新闻推荐
法治机关、法治村居、法治企业、法治学校、法治社区……平阴县将法治建设工作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打造了一个法治生态圈。法治思维解决信访积案这是一起邻里纠纷诱发的案例。...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