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斌在石块上雕刻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铮摄)后大峪种植的丹参孔村镇对贫困户进行扶志培训
在平阴县绿泽画院内,来自孔村镇高路桥村的贫困户赵庆斌正一丝不苟地制作着一件石刻,被鉴定为三级伤残的他,在驻村“第一书记”朱志华的帮扶下,不仅通过双手获得了稳定收入,而且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扶志+扶智”模式,成为孔村镇扶贫工作中的一大“法宝”。
残疾贫困户学习石雕每月有了稳定收入
在绿泽画院的雕刻车间内,赵庆斌正和贫困户老焦在雕刻台前埋头忙碌着,随着刻刀的起起落落,一具精美荷雕砚台已具雏形。看到记者到来,赵庆斌便放下手中的刻刀,与记者攀谈起来。“2004年,我对象因生产去世了,只剩下我和闺女两个人。后来,2008年在外面打工的时候,不小心把右眼弄伤了,现在只能靠左眼看东西。”赵庆斌说起了他不堪回首的往事,2012年,他双侧股骨头坏死,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
“我当时真是很绝望,感觉活不下去了,因为什么事都干不了,一点收入都没有,孩子还要上学。”赵庆斌红着眼眶说,在2015年的时候,村里的“第一书记”朱志华找到他,鼓励他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生活,并积极联系绿泽画院,免费学习雕刻,在经过3个月的线描学习后,他开始跟着老师学习雕刻。经过2年多的摸爬滚打,赵庆斌的雕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他每个月通过做石刻,就能赚1000多块钱,加上低保和残疾人补贴的收入,画院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在赵庆斌看来,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学习成绩挺好,前几天刚得了两张奖状,我一定要好好干活,给孩子带个好头,多给孩子攒点钱,以后上大学的时候用。”赵庆斌告诉记者,朱书记帮忙申请危房改造建了50平方米的房子,又多方筹集资金配全了家具,还为我免费建设20平方米的雕刻车间,配备雕刻台、刻刀等雕刻工具,这样就能用在家的时间多干点活,多为孩子攒点钱。
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
孔村镇后大峪村,是一个整体搬迁村庄,在驻村“第一书记”任广东的带领下,村民成立了孔村镇东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与济南禾宝中药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集体流转30亩贫困户的土地,发展丹参育苗产业。仅仅这项产业,就为村集体带来了3万元的纯收入。
今年,经过村“两委”研究,党员和群众代表决议,再次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70亩,发展丹参种植。目前,后大峪村丹参种植规模已达到100亩,今年11月份,这些丹参将获得收获,预计能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左右的纯收入,而这些纯收入的15%将直接给予村里的贫困户,保障贫困户全面脱贫。下一步,后大峪村计划把剩余的100多亩耕地全部集体流转,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依托禾宝中药材公司,打造集育苗、种植、烘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基地。
今年以来,孔村镇依托禾宝中药材、玫乡山里人等扶贫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传统产业。在此基础上,后大峪村还新发展樱桃种植等新型农业产业。目前,后大峪村中药材基地建设、柿子峪村地瓜种植基地、安子山村樱桃种植项目都已进入实施阶段。而这些产业项目的实施,为那些想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贫困户提供了机会。
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培训将覆盖全镇643户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进一步加强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孔村镇开展以“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幸福生活、快乐人生”为主题的脱贫攻坚培训。“通过对贫困群众的培训,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群众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门路,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孔村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张强表示。
在培训过程中,孔村镇特邀平阴县孝文化中心以及镇科技局、科协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规章,贫困户政策落实。同时开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种植、养殖加工等创业致富技术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创业就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充分挖掘贫困群众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潜力和动能。而养老敬亲、家风家训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也成为培训内容的一部分。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学做结合、典型户现身说法等多种培训,镇里还将对贫困种养户、贫困学生等出台精准配套政策,并覆盖到全镇46个村的643户贫困户。”张强称,在培训结束后,还要当场组织贫困户统一考试,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考试合格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补助,保证培训效果。目前,像这样的专题培训,在孔村镇目前已经开展了11期,涉及27个村的280户贫困户。 (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摸查。(李鹏逯太堂摄)8月,是立秋的时节;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经过全市扶贫人的努力,济南脱贫攻坚也即将迎来收获。如今,扶贫工作真正进入到了最后“攻坚”的时刻,针对...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