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平阴新闻 > 正文

把树当孩子的﹃守山人﹄时刻带着工作的﹃水卫士﹄把荒山染绿的﹃拓荒者﹄为了绿水青山 他们默默坚守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3-27 15:07   https://www.yybnet.net/

刘吉森在进行水政执法。(资料照片)于禄海在对荒山进行绿化。(李小梦 摄)

3月春回大地,济南的树开始发芽,花朵逐渐绽放,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这个月,是绿化美化济南的好时机,人们掀起了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的高潮。

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分季节、不分时间,时刻捍卫着济南的泉水、树木、河流。有的人为了保护树木以森林为家,有的一直把水资源保护工作拴在身上,有的人则不畏困难坚持绿化荒山……他们

冲在荒山绿化、河道管护的最前面,他们默默

坚守在森林防火、节水保泉的第一线,只

为让济南的山更青,水更绿。

“泉城水卫士”

刘吉森

工作“拴在身上”时刻想着地下水保护

今年42岁的刘吉森在济南市水政监察支队工作已有12年,多年来的工作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路上走遇到洗车店,就会凑上去看看洗车的水是不是地下水;出门吃饭洗手试水温,如果感觉不对,就会找找有没有地下水井。“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私采地下水行为,晚上睡觉前都要看看地下水位、泉水水位,已经成了‘职业病\’了,把工作‘拴在身上\’。”刘吉森笑着说。

地下水的水位直接影响着泉水的喷涌,而刘吉森的工作之一,就是监察违法开采地下水行为。

2002年进入水政监察支队监察一科工作的刘吉森开始是个“门外汉”,要进行水资源执法保护,他只能从零学起。从熟读水资源法律法规开始,他将每一条法规烂熟于心;从接收群众举报开始,他将水资源执法保护的整个程序走了一遍又一遍。如今,哪一个违法开采地下水行为违反了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法规,他都能准确地张口就来;从接受群众举报,到查处、立案、处罚、结案,整个执法过程他都轻车熟路。从书本到实践,刘吉森的水资源执法功底扎实。

而监察违法开采地下水行为,仅仅是业务熟练还不够,还要有一颗责任心和一种冲在一线的精神。

2010年春季,趵突泉水位突然急剧下降,晚上8点,刚要下班的刘吉森接到通知,对济南泉水周边10公里内正在施工的工地进行降排水突击检查。而此时,刘吉森已经连续在执法一线工作了12个小时。但是命令就是集结号,刘吉森和20多名同事一起重新返回了执法一线。“施工抽出来的水如果不及时回灌就会导致地下水流失,但这又不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只能苦口婆心说、不厌其烦地劝。看着水就这样白白流走,真是心疼。”刘吉森说。那个晚上,水政监察支队的“战士”们彻查了20多家工地,劝得口干舌燥,直到凌晨2点,监察工作才结束。“回到家天都快亮了,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看看地下水位和泉水水位升上来没有。”刘吉森说。

不仅要面对各种大型工地,水资源执法保护工作还要面对各种小饭店、小摊贩、小洗车点。

2013年,刘吉森接到群众举报,某集市有生鲜销售摊点私采地下水。刘吉森和两个同事赶到并对业主行为进行处罚时,业主情绪十分激动,就在刘吉森拆除其地下水井时,业户拿着杀鱼刀冲着他的头砍了过去。“亏了同事及时把我拉开了,刀蹭着头发就过去了。”刘吉森说,“但我们并没有因此退缩,依旧坚持拆除了他的地下水井。事后想想是有些后怕,但当时面对违法行为,是一点胆怯的心思都没有,因为你若是怕了,违法者就会更嚣张。”

虽然工作多年但刘吉森却一直在学习、总结,他归纳了三点判断是否是地下水的经验:“第一就是试水温,如果水冬暖夏凉,可能就是地下水;第二就是看区域,如果这个区域没有自来水管网,又能洗车,那肯定是地下水;第三就是找电源、找管线,很多偷采的地下水井很隐蔽,有的在保险柜里、还有的在床铺底下,还有的自来水和地下水混用,这时候就要顺着管线彻查。”

“或许市民并不知道我们,但我们却很在意市民对泉水的期盼,他们的期盼、泉水的喷涌,就是我们的工作压力,也是我们的工作动力。”刘吉森说。

执着的“守山人”

苏宏才

每天巡山120公里山林就是家 树木就是娃

对于50岁的苏宏才来说2014年意义非凡,因为从那年开始,他的工资从每月300元涨到了2000多元,护林27年,他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300元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许在网上购物一分钟就花光了,苏宏才却每月要用它来养家糊口。实在困难的时候,家里人劝他换一份工作,但他却一口回绝了:“山林就是家,树木就是娃,你能为了钱不要家和孩子么?”苏宏才对林业的这份热情,源自于他的父亲。1987年,他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平阴县洪范池镇大寨山自然风景区的一名森林公安,从此便与大山和森林结下了缘分。“小时候记得越是夜晚和刮风下雨天,父亲就越忙,在山上一转就是一夜,因为偷树的就喜欢在这些时候作案。常常早晨醒来,他才进门,就这样忙碌一辈子,保护了满山的树。因为尽职尽责,父亲不仅在本镇家喻户晓,在其他镇也很有威望,我因此很崇拜他,对林业这份事业也很向往。”苏宏才说。

如今,苏宏才子承父业,也过上了那样“辛苦”的日子。每天早晨6点,他会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带着一天的“口粮”准时出门,开启一天的工作。大寨山自然风景区面积达14081亩,涉及13个自然村,巡山一次大概要走60多公里,翻越十几个山头。苏宏才一天巡山两次,每巡一座山,他便将摩托车放在山下,从小路上山,查看是否有人偷树、放牧,同时劝阻游客野炊等行为。中午12点半,上午的巡山工作才能结束,下午一点半,第二轮巡山便又开始了,直到晚上七点半才能回家,因此,他只能带着馒头和菜在山上解决午饭:“中午能回家吃顿热面条就感觉特别幸福。”由于和泰安东屏山接壤,因此护林的难度就更大了。“森林防火关键时期,通常是整夜守在山上,东屏山出现火情,便会殃及大寨山。”他说。

巡山的道路并非平时游人走的山路,而是穿梭于树木之间,蜿蜒崎岖,布满了光滑的乱石。记者跟随苏宏才巡山需十分小心,踩不稳便会被石头滑到,而他却“健步如飞”,旁人需小跑才跟得上。走了30年,他早练就了一身“功夫”,这功夫不仅在腿上,还能一眼看穿盗树贼。“护林这么多年,那些有偷树动机的人我都了如指掌。几年前,山上一夜间少了7棵树,看偷树的位置,我心里大体就有数是谁偷的了,于是我和几个护林员半夜1点多蹲守在嫌疑犯家门口,果然他因为心虚白天不敢行动,趁晚上用偷来的树盖房子,被我们逮个正着。”他得意地说。

每当谈起工作上的事,苏宏才便神采奕奕,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生活的困难也可以抛在脑后,这片林子是祖代留下来的,保护好它们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从小的一个梦想。我因此无怨无悔。”

“拓荒者”

于禄海

不畏辛劳困苦染绿荒山5000亩

初见于禄海,他穿着一件旧棉袄,一条沾满泥土的裤子,裤子下面露出一双被洗得掉了色的帆布鞋,与身旁一起种树的工人看上去没两样。“这个种得太浅了,这样风大了它不就倒了,把这边的树杈捆在那支撑它一下。”于禄海皱着眉头,口气有点重,像是训斥。“他说话就这样,一看着树种的不好就这个口气,我们都习惯了。”一旁的工人解释道。

对于树,于禄海丝毫不会马虎,因为石崮村的5000亩荒山,都是他染绿的,所以树对于他,就像孩子一样。

1997年,国家号召城里人可到农村承包四荒,于禄海动了心思。他东拼西凑筹集了20万块钱,承包了济南南部山区石崮村的30亩荒山,率领全家开始了垦荒植树。当时的山上放眼望去,光秃秃的,一到冬季,更显荒凉。

裸露的黄土随风肆意飞扬,嘴里眼里都是沙尘,苦不堪言。山上没有电、没有路,白天在山上开荒植树,晚上就住在山上自己搭的简陋房子里,刚开始栽树没有经验,气候干旱,浇水跟不上,一年下来两成多的树苗就枯死了,天长日久,一起来的帮手很快都走光了。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千辛万苦借来的20万块钱很快花没了。于禄海一时陷入了困境,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想出了“以商养农”的新路子。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于禄海经营起药材生意,经过几年打拼,有了起色,资金充裕了,他第一个想做的事,就是种树。

于禄海先后投入8000余万,用来流转荒山土地进行打井修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几年后30亩荒山变绿了,但他的“播绿”行动并没有就此终止。2010年初,于禄海开始了大规模流转荒山土地进行植树造林。每年组织人员集中进行植树,种植黑松、连翘,五角枫、合欢、连翘、碧桃、百日红等景观树十万余株。柿子、山楂、核桃、软枣、苹果、嫁接脆枣等经济林万余株。植树造林离了水不行,于是于禄海又建起了配套设施,打机井、修水渠,铺水管、修护林消防路,山顶和山腰修建防火瞭望碉楼,短短几年于禄海承包的荒山已达5000余亩,累计投资近亿元。 (本报记者 李小梦 见习记者 陈思)

新闻推荐

王忠林到平阴县调研时强调扩大有效投资 突出特色发展努力推动平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王彬)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王忠林到平阴县调研。他强调,平阴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动摇,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特色发展、环境建...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把树当孩子的﹃守山人﹄时刻带着工作的﹃水卫士﹄把荒山染绿的﹃拓荒者﹄为了绿水青山 他们默默坚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