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是从“无”中创造出“有”。有了“1”,才会有“2、3、4……N”。这个“创有”的过程,考验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
近两年,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济南不断涌现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技术创新、从“单打独斗”到上下游联合的协同创新。
从国家战略需要和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济南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全力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要载体建设,用好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北理工前沿技术研究院等“四不像”机构平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效应不断扩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动力。
重大突破频现,济南成为创新“策源地”
近日,8英寸高功率半导体“山东第一芯”在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通线,“济南芯”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卡脖子”难题。
“‘济南芯’的生产,不仅能够补齐芯片产业应用领域的短板,加快我国核心功率芯片国产化进程,还有助于直接缓解缺芯造成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问题。这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是个好消息!”有关专业人士表示。
“从0到1”的突破,带来的往往是重要的核心技术。近两年,济南实现重大突破的不仅是芯片制造,还涉及更广泛的科技创新领域——
“电磁混合驱动”“地外环境模拟”“电磁微重力弹射”“大气环境模拟”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完善空天信息产业链条重要一环;
国内首个精准基因编辑研发平台——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启用;
成功攻克“国密算法高抗冲突物联网安全芯片”等“卡脖子”技术;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合作成果“中国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入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将大大推动量子保密通信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科院科创城先进电磁驱动技术及装备项目中,建设的最高运行速度1000公里/小时超高速磁悬浮试验系统,是世界首个电磁驱动地面超高速科学研究与实验设施,拥有高速大推力直线电机、百兆瓦级宽频变频供电等五大关键核心技术。
近两年,这座城市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城市产业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趋势性变化。目前,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级,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级,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区块链等高端前沿产业拔节起势。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3%。
高端载体成熟,创新资源汇聚迸发“电光火花”
“从0到1”,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科技领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必须瞄准高端前沿,搭建创新载体平台,不断汇聚创新资源,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近两年,济南的高端创新载体愈发成熟、创新能力愈发强大——
占地16.5平方公里、总投资1400亿元的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正在加快建设,其中一期占地约5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已落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济南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填补山东省没有大科学装置的空白。
战略新兴产业加速提升,成立全球首个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委员会,加速构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三大领域全产业链,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卫星实现成功对接,量子保密通信“齐鲁干线”项目一期建设完成,实现济南与青岛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不像”机构山东产研院成立以来,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20项,建设各类研发机构69家,创立高技术企业187家,培育上市企业3家,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80亿元,集聚高水平创新团队102个、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近3000人,创新成果蓬勃涌现,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四不像”机构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成立以来,在国际上首创可证明安全的动态节点管理共识算法,创新支持高性能、高并发的海量数据分片安全存储技术,自主研发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高性能密码套件,高性能实现ECC算法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未来,济南预计投入200亿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济南市科技综合实力。
发展活力喷涌,打破束缚、先行先试走出新路
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难度大、风险高、任务重。创新动能保持泉水般喷涌,关键在于在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打破束缚、释放活力。
为了确保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济南深化科技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揭榜挂帅制”,聚焦济南十大千亿产业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针对济南市1-3年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痛点、“卡脖子”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开展攻关。一方面是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社会资本投入,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政府专项债、PPP等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济南科技创新领域。
创新需要强有力的高端人才支撑。济南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第1个、省会城市中第3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创新制定“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双创19条”等系列政策,扎实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人才发展生态。截至目前,济南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39.31万人,居全省第1,跻身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第8位。
创新驱动需要大胆先行先试、敢创新局。济南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对于支撑科技创新迈上更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改革试验方案,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体系健全、结构合理、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运行质量和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刚刚召开的济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八个方面发力见效,其中就包括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发力见效。“坚持产业化方向,聚焦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孵化转化;聚焦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强链延链,重点加大对EDA设计、晶圆制造、半导体硅片等方面技术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推进黄河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新济南迎来了振翅高飞的新起点。创新驱动,将为这座城市的腾飞注入不竭动力。
(本报记者王端鹏)
新闻推荐
中央、省市媒体连续聚焦济南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用好关键一招,大河之畔频现“首创”突破
1月5日至7日,“改革激活力建设强省会”济南改革融媒行活动举行,来自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等20余家中央驻济、省市重...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