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队排练新节目。闫玺辰拍摄新一期节目视频。团队成员讨论唱词创作。
“楼院治理有方向,社区组织聚能量。优秀团队做榜样,群策群力一起上!”
历下区建新街道和平新村社区一角,几位身着红色马甲的中老年人正在排练快书节目。她们激情洋溢的脸上,写满了对唱词的认同感。
“咱们最后这个手势还不是很整齐,再统一下。”一旁拿着手机录像的人,是和平新村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闫玺辰,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和平新村小小电视台”的记者。
此刻,他们正在排练和录制新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将在周五晚上7点钟播出。
一把休闲椅带来了新思路
其实,这个“小小电视台”既没有无线和卫星技术,也没有庞大的观众群体,播出渠道也仅仅是在社区居民微信群。但对这里的广大居民来说,却极具吸引力。“因为播出的都是咱们身边的事儿呀!”一位社区居民说。
“昨天社区老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上镜了。”“小陈去社区办理业务时被‘电视台’记者拍上了。”大家看“节目”的时候,总能找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每周五晚上守着社区居民群收看节目,成了很多居民的习惯。
社区党委书记薛倩告诉济南日报记者,在这之前,居民对社区工作远没有现在这样关注。
原来的和平新村社区服务中心面积只有80多平方米。2015年,随着整个街道的整体提升打造,和平新村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百米服务长街”。地方虽然大了,但整个大楼只有工作人员办公,配套的活动室成了摆设,缺乏生机。另一方面,当时在居民的眼中,社区工作就是给群众“办办业务”,是一份“很清闲”的工作。
社区和居民之间,就像是隔着一层“玻璃”。虽然看得见,却感受不到。
如何打通这“最后一米”?薛倩通过一件事找到了思路。2019年,和平新村社区计划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几条街上安装休闲椅。社区党委这次改用居民自筹的方式。“社区党员带头捐款,居民哪怕捐一块钱、5毛钱,只要是自愿的,都行。”薛倩发现,安装好之后,社区居民对这批休闲椅特别爱护,就好像是自己家里的物件一样。
“实现社区共建共治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参与感,才会有获得感,继而激发动力。”薛倩说。
党员当“记者”记录社区大小事
有了思路,社区党委决定从这3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做文章。薛倩发现,很多居民都热爱文体活动,而党员中也不缺乏有特长的人:“能不能试着组建一些文艺活动团体,用党建来带动团建?”
党员闫玺辰退休前在原单位从事宣传工作,平时喜欢拍摄。薛倩鼓励他组建团队、开设“和平新村小小电视台”。闫玺辰带着5位党员成立了节目制作团队,他们最初的设备简单到只有一部手机。
跟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文件、社区服务大厅里的新鲜事、文体广场上新排练的歌舞节目……手持“摄像机”,“记者摄影师”有模有样,他们用镜头记录着社区的微场景、微变化,加以剪辑和编辑,按时在“小小电视台”播放。
“有的节目点击量能有4000多次,我们社区总共才3000多户呢!”闫玺辰乐于倾听“观众”的反馈,更有继续制作节目的动力。今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已经72岁的他邀请了建新街道100名党员,用3个月的时间录制了100期“微党课”。这些视频内容朴实接地气,期期都有不少居民点赞评论。
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冬季小心一氧化碳中毒、楼院治理齐参与……“小小电视台”的节目内容紧跟社区工作重点,及时向居民传递社区资讯。节目制作班底不断壮大,如今陆续有群众加入,已经有15名成员。
支部既有“特长”
又有“责任”
很多居民成了“小小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建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宁自费为“电视台”购买手持云台;80多岁的居民刘命华得知视频都是手机拍的,拿出1000元捐给社区,要为“电视台”添置设备。他们说,期待“小小电视台”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一个“小小电视台”成了连接社区党委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其实,第五党支部只是和平新村社区党委多个特色支部之一,其他支部也都兼具“特长”和“责任”。比如第八支部的模特队负责护幼爱心志愿服务,第九支部的舞蹈队负责公共设施维护,第十一支部的快板队负责政策宣传和垃圾分类引导。通过这一个个窗口,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实现社区共建共治,社区与居民也真正成了有机共同体。
社区与居民之间的那层“玻璃”被打碎了,如今的“百米服务长街”温馨有爱,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聊得热络。这是和平新村社区充分发挥党委这个“轴心”组织作用的结果。12个支部各有特色,承担不同社会责任,通过支部党员的带头作用,凝聚群众力量,从而实现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从“松散”到“紧密”的生动转变。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赵晓明李冬阳)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与宠物对视,是苏平诊疗中的一环。宠物医院年轻医生在接诊。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大片大片洒进屋里,一会儿几声犬...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