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一隧贯通 蕴意万千大河之畔渐绘新时代“鹊华秋色图”

来源:济南日报 2021-10-02 11:17   https://www.yybnet.net/

驾车沿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一路飞驰穿越大河,行驶在黄河北岸的广袤土地上,建设工地随处可见。塔吊林立的场景背后,一方沃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震撼场景。立足此刻、联想未来,一幅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鹊华秋色图”渐渐浮现眼前。

作为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深入实施“北起”战略的重要跨河通道,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的通车,进一步破解了“跨河之难”,将有力助推济南跨入“黄河时代”。视线延展,众多跨河桥隧的加快建设,更是令人对黄河北岸的发展新未来倍感期待。

这份期待很快就将迎来有力回应。在观察者看来,跨河桥隧的加快建设,是进一步激活黄河北岸发展潜力的关键一招。随着众多跨河新通道的到来,大河两岸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生产生活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顺畅、活跃。在“跨河通道网”越织越密的同时,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也在“高标配备”,优质项目更是在加快建设,一个“人气旺、更宜居、产业兴、发展快”的未来希望之城正加快崛起于大河之畔。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成“网红打卡地”,畅达的交通让黄河北岸更具人气

国庆假期正式开启,若是梳理10月1日当天这座城市的“顶流网红打卡地”,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无疑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极具高级感的“星空顶”还是充斥着新鲜感的“在滔滔河水之下穿越黄河”,都是市民纷纷“打卡”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的动力来源。而“打卡”隧道之后再到黄河北岸游玩一番,更是成为众多市民的普遍选择,这也让假期里的黄河北岸显得尤为热闹。

在观察者看来,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这个“万里黄河第一隧”的通车,在这个假期让黄河北岸的人气不断攀升,但隧道的通车在提升黄河北岸“人气”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绝不只表现在假期期间,从当前来看,在17座跨河浮桥都已拆除、济南黄河大桥等桥梁跨河交通流量较高的情况下,隧道的通车将分担很大一部分跨河交通压力,减少市民的“跨河之堵”;从长远来看,隧道的通车为市民快速过河提供了更畅达的交通条件,是将黄河真正变为“城中河”的重要一步,隧道的存在,会为黄河北岸的人气提升提供长久的支撑和助力。

一个区域想要加快发展,若没有人气一切都是空谈。而提升一个新的发展区域的人气,打造一个畅达的交通环境可谓是先决条件。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中,“全面建设畅达城市”缘何成为重要一环。而在建设畅达城市的进程中,建设跨河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这一方面,济南可谓不遗余力:在齐鲁黄河大桥、凤凰黄河大桥距离通车已为时不远的同时,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济泺路北延隧道和黄河大桥复桥“三隧一桥”项目也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全市的跨河通道数量将达到26个,届时主城区过黄通道平均间距将缩短至3公里,密集的跨河通道将使大河两岸在发展中“紧密相连”。

完善主次干支路网;加快完善轨道交通设施;形成内外衔接、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在织密“跨河交通网”的同时,济南还着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798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建设内通外联的快捷高效交通网络,为黄河北岸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当前,黄河大道等“交通大动脉”正加快建设,展望不久的将来,在畅达的交通环境支撑下,黄河北岸的“人气值”也将越来越高。

力促“畅达”的同时写好“宜居”文章,既要跨河“过得去”又要生活“过得好”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是济南“北起”的关键。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等跨河桥隧的到来,有效破解了市民遭遇的“跨河难题”,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观察者看来,在打造更为畅达的跨河交通环境、解决市民跨河“过得去”问题的同时,将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标准打造成为一座“宜居之城”,让市民“不仅跨河‘过得去’更要生活‘过得好’”尤为重要。

事实的确如此。而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宜居城市的打造也始终是济南的一项重要考量。《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将加快建设宜居城市。

一座宜居的城市不只需要有畅达的交通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设施、商业设施等。因此,在着力解决“跨河之难”的同时,对黄河北岸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工作也在加速展开。

时间回溯到今年6月6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公共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的25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335亿元,其中不乏黄河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引领性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就是重在系统夯实起步区绿色生态基底,优化黄河北岸交通网络,助力起步区系统布局公建配套,打造高端优质、宜居宜业公共服务设施集群。放眼黄河北岸,当前,山大二院北院区、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黄河体育中心等一批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公众对一座“宜居之城”的期待将得以加快实现。

合理布局便利店、便民市场、综合商场等商业设施,构建社区15分钟、邻里10分钟、街坊5分钟三级生活圈;加强住宅设计管理,提高住宅设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品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未来社区”……展望未来,随着这一系列举措的推进,一个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将迅速构建形成,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切实变为一座“宜居之城”。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彰显未来希望之城发展活力,“交通之利”为产业兴盛打下基础

对不常跨河的市民而言,如今黄河北岸发生的变化令人印象深刻。驾车驶出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遍布的建设工地和不远处雄浑的黄河、举目可见的蓝天绿树一同构成了大河之畔的蓬勃景色,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充分印证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背后,是众多优质项目的纷至沓来。济南一直着力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6家,签约项目81个,总投资2544亿元。

在观察者看来,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的通车,将使大河南北两岸之间生产生活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活跃,也为更多优质项目落地黄河北岸、加快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更多跨河桥隧的建成投用将使跨河交通环境变得更为畅达、便捷,这也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和各类人才前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投资兴业的意愿,各类优质项目纷纷落地、加快建设的场景将成为黄河北岸的新常态。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放眼大河之畔,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等跨河桥隧的到来所形成的“交通之利”,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形成产业兴盛的发展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助力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河桥隧的建成投用,不只能让百姓在跨河时‘过得去’‘过得快’,更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开启‘产业兴’‘发展好’的新局面。”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的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跨河通道网”的越织越密、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标配备”、优质项目的加快建设,一个“人气旺、产业兴、生态好、城市新、发展快”的未来希望之城正在大河之畔加快崛起,一幅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鹊华秋色图”正随之加速绘就。

(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王端鹏赵云龙统筹林江丽)

新闻推荐

济南交警发布“十一”假期出行攻略长 假 首 日 可 错 峰 出 行

本报9月30日讯(记者杨晨实习生杨敏杰)今天上午,济南交警对外发布“十一”假期期间交通出行预警:根据往年情况分析研判后...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志愿服务庆国庆2021-10-02 11:22
猜你喜欢:
评论:(一隧贯通 蕴意万千大河之畔渐绘新时代“鹊华秋色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