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休假状态的时候,守护群众健康的白衣天使们仍然值守一线。他们放弃在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早上8点,济南市中医医院的走廊上飘起中药浓郁的香味,心血管病科门诊前也已经排满了前来问诊的患者。他们提前把病例摞在心血管病科主任中医师冯晓敬的案头,不一会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这些病人大多是冯晓敬的老患者,正如一位58岁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的那样,“咱中医是国粹,感觉确实受用!”冯晓敬让王先生把手搭在桌前的手枕上,两根手指在手腕的脉络上摸索,仔细忖度着脉相,随后翻开患者的病例说道,“从脉络和检测结果可以看到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血压控制得不好,另一个是心脏缺血,胸闷心慌都有。此外,还看出了历史性的问题,有多发性房颤的可能……”此时,陪同王先生看病的妻子立即附和:“你说得对,大夫。我老伴儿身体感觉一好转,就擅自停药,情绪还焦虑。”按照王先生的症状,冯晓敬给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使用西医药物和中医方剂,结合治疗。一面控制血压,治疗心脏病,一面调节情志,稳定情绪。
作为主任中医师,冯晓敬不仅担负着为患者看病的职责,还负责带教两位学生。这个“十一”假期,两位学生与自己的老师一起坚守在了一线岗位。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边听着冯晓敬如何为患者看病,一边协助老师下医嘱。为王先生开药的时候,冯晓敬问王先生,“有没有青光眼疾病?”患者答道,“没有。”此时,冯晓敬忽然转过头来问两个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要问患者有没有青光眼吗?”看两名带教的学生思索着,于是冯晓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你们看到了,咱们开的药方里有硝酸酯这个药,而青光眼是不能用硝酸酯的。”两名学生立刻心领神会。
对于不少患者来说,假期仍然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专家是个福利。在门口等候就诊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忙,总找不出时间看病。听医院说,冯大夫假期仍然坐诊,很高兴!”30多岁的郭先生对此也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当儿子的,平时工作繁忙,难得陪陪老爸。假期得知专家坐诊,就为父亲挂了号,陪他来看病。”
从医20余年,冯晓敬结交了许多患者朋友。既有家住济南的老患者,也有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新患者。“您不是济南的患者呀?怎么来济南看病了呀?”看到患者的病例显示在省内其他市,冯晓敬问道。“因为您医术好!我们厂里同事介绍我来的。”听到患者的认可,冯晓敬眼睛笑成了月牙,像个孩子般地笑起来。这位患者充满期待地看着冯晓敬,情绪也高涨起来。从交谈中得知,患者有多年高血压史。从体检结果来看,患者血脂高、碱性磷酸酶高、甘油酸酯高、血糖高。按照中医原理,调节饮食十分重要。冯晓敬立刻建议他住院治疗,同时再三嘱咐,吃饭一定少油少盐。
不觉中,墙上的钟表指针已经转到中午12:00,冯晓敬桌子上倒的茶水仍然是满满一杯,只是温度从温热变凉。此刻,门诊前排队的患者仍不见减少。按照医院的惯例,12:00是医生们午休吃饭的时间。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仍然孜孜不倦地接待着一位又一位前来看病的患者。
指针指到12:40,当她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抬头看了看时间。整个身体放松下来的同时,拿起同事帮忙买来的包子狠狠地咬了一口,又喝一口已经凉了的茶水,忽然说了一句:“呀,刚倒的茶水怎么都凉了?哦,不对,是我忙晕了。”指针指到下午2点,诊室门前又排起了前来看病的长队。冯晓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就像她对记者说的那样,“作为医护人员,自己早就有定位,那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做群众的健康守护者。虽然假期无法与家人团聚,但能够通过自己的付出让患者获得健康,却是让我们感到更为快乐的事情。”(本报记者张帅王静通讯员孙立伟)
新闻推荐
10月1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武警济南支队举行升国旗仪式,向伟大祖国、伟大时代致敬献礼。在升旗仪式上,伴随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