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六十八中学锦华分校学生采摘玉米。(本报记者梁大磊摄)
蔬菜义卖、认识中草药、采摘棉花、采摘玉米……济南市部分中小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紧密结合,为孩子们在校园里办起“丰收节”,孩子们参与到农作物的采摘、售卖当中,了解农耕知识,体验丰收的快乐,感受劳动教育的真谛。
在这一过程中,各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切身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感知民俗、追寻历史、体验农事、崇尚自然,在锻炼学生劳动能力、生活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同时,在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格修养、培养奋斗精神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挖花生,摘棉花,收玉米“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的收获感
丰收节前夕,济南第六十八中学锦华分校师生来到陡沟街道办事处红星村,开展“耕耘意·丰收情”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动手采摘玉米,在劳动中获得成长,体验劳动的收获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记者看到,经过简单的介绍后,学生们分组合作,,你负责掰、我负责运,分工明确,忙碌并快乐着。由于天气闷热,孩子们在玉米地里穿梭着,很快额头渗出了汗珠,但大家顾不上这些,丰收的喜悦让他们早已忘却了劳动的疲惫。
一直以来,济南第六十八中学锦华校区就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延伸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清单。“在日常学习之余,学校会给学生布置洗衣、做饭、浇花、打扫卫生等居家劳动作业,利用周末及晚上时间在家长群打卡,并定期举行劳动教育分享。”济南第六十八中学锦华校区执行校长姚慧源告诉记者,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锐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锦华学子。
姚慧源表示,学校地处城郊,正处于收玉米的季节,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此次劳动教育体验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在实践锻炼中认识到粮食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会到爸爸妈妈为吃、穿、住、行所付出劳动的艰辛,唤醒孩子们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真正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寓意。”
“劳累之中有许多乐趣。”“我知道了家长的不容易。”“农民伯伯真的太辛苦了”……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学生们在采摘玉米后纷纷向记者表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后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到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同时倡导身边的家人一起参与到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队伍中来。
同样感受“丰收”喜悦的还有天桥区周闫小学的孩子们。在学校的开心农场,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挖花生、采摘棉花,展现出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学校校长宋明媚表示,学校以耕读课程实施为契机,结合地域特色,探究基于耕读文化下的乡土德育的实施研究,让学生汲取耕读文化的养分,形成正确劳动观念,让劳动教育成为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从耕地到播种,从浇水到采摘,学生们体验了种植花生和棉花的全过程,如今到了收获的季节,每一颗花生、每一朵棉花,都让学生爱不释手。”
校园里办起“丰收节”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劳动不易
“黄瓜2毛一根便宜卖了,又脆又好吃,还能减肥,快来买啊”“萝卜1元一根,西红柿1元5个”“扫码支付还有优惠”……丰收节前夕,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小学首届校园丰收节活动也如约而至。
记者在丰收节蔬菜义卖现场看到,孩子们的叫卖声响彻整个展厅。前来购买的学生和老师也忙着挑选,不到一小时,所有的蔬菜就都被抢购一空。“我们卖了10元钱,太不容易了。”学生王沫宁说。学生李梦泽则表示:“卖菜很辛苦,农民伯伯种菜更辛苦,我们不能浪费粮食和蔬菜。”
原山小学首届校园丰收节活动设置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和四大展示区。人参、鹿茸、灵芝、藏红花……在乐动厅主会场,记者看到,现场分为了种子展示区、果蔬展示区、中草药展示区和功能转化区等几个区域,并有来自农科院的珍贵作物展出,小讲解员们则正在为场内观众进行着详细讲解。
记者了解到,在原山小学的开心农场内,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垦地块、播撒种子、观察植物生长、打理植物、收获果实……各班级在自己的地块种下了绿豆、黄豆、地瓜、玉米、空心菜等不同的农作物,并从农作物的种子阶段开始养护和观察,记录生长的全过程。部分学生还代表全校学生在学校的开心农场内播撒下新的种子,在丰收的季节撒下新的种子,以此代表原山的学子将在这片优渥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学子也度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丰收节,他们丰收的是自己耕种管理的玉米。只见大家走进玉米试验基地,男生负责采摘,女生则负责挑选出可以用做不同用途的玉米,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把收获的玉米打扣系起来,挂在学校耕读苑的亭子里进行晾晒。
收完玉米,学生们随即分组搜集资料,了解玉米的用途与功效。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询问,了解老师们的身体状况,用心包装送给老师们,并送上自己的祝福。“一张张小卡片上写满了玉米的功效和对老师们的祝福,学生们的‘丰收节’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感动,更包裹着浓浓的爱。”学校校长陈生表示。
“劳动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可锤炼优秀的品质,学校以丰收节为契机,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农耕文化,体验劳动的不易,从而真正让教育最终回归生活,回归于人的发展,真正做到‘五育并举’。”原山小学校长唐忠亮告诉记者,学生们在春天撒下种子,在秋天体验劳动丰收带来的喜悦,希望孩子们可以在丰收节中养成愿意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养成珍惜食物、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本报记者 史春勇)
新闻推荐
气质好 民心暖 天更蓝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港华燃气清洁取暖再加力,今年将完成近万户“气代煤”改造
冬季清洁取暖,是事关泉城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程、环保工程和发展工程,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泉城蓝天白云。继20...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