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暨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授牌,首批共有25家单位榜上有名。此次活动由市中区委宣传部、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动市中文物建筑产权使用单位、博物馆等优秀文化、科技载体,有效融合文旅、教育、科技资源,旨在为市中区中小学及广大群众提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市中、知市中、爱市中”“在济南、知济南、爱济南”,成长为道德高尚、素养优良的人。
授牌仪式现场,济南市纬三路小学师生分享了学校开展的“商埠情怀”课程,体现市中教育五育并举的优良学风;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李建军分享了“寻找城市记忆,讲好济南故事”商埠区老建筑遛弯打卡研学游课程和研学的丰富价值与意义,与会嘉宾互动体验了市中文物建筑全景VR;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两基地详情及课程设置,以大文化、大科技、大教育搭建大课堂,为市中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科技产业、领先的开埠精神对接出口,引领市中学子锤炼品德修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这也是教育事业的使命。市中教育一直坚守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心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表示,市中区有一大批优秀的文物建筑和文化场所,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一直以来,市中教育都非常重视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创造性地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为学生成长服务,通过浸润式的学习体验,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传承民族基因,提升民族意识,强化家国情怀。”
2015年,市中区开发了“相约博物馆”区域德育课程,通过与部分场馆签约,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的机会。目前市中区已签约山东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济南战役纪念馆、西城时光艺术馆、山东书城、济南日报社、济南市图书馆、山东美术馆、山东省档案馆、胶济铁路博物馆等10个单位,每年参与“相约博物馆”课程学习的学生约20万人次。此次给多家单位挂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是市中区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市中区文旅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
“这既是课程创新、机制创新,又是市中区坚持区域教育协同共治的一次思维创新、行动创新。我们将聚合力、求创新、出精品,携手育人,打造文教科融合新品牌。”宫春表示。 (本报记者史春勇)
新闻推荐
本报9月29日讯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方网站今天公布了2021年度济南市瞪羚企业名单,包括山东舜网传媒在内的300家企业...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