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
“征途上,你是全方位导航的灯塔。火红的党旗永远飘扬,党的历史永远辉煌……”舞台上,学生抑扬顿挫的演讲赢得现场阵阵掌声。9月27日,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举行“党的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同学们用语言、用表演来表达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美好的祝愿。
作为一所有着65年校史的高中学校,历城第一中学始终坚持寓教于乐,寓德育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将活动做成品牌,让思想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拔节孕穗期”的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系列品牌活动渐成体系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成长
“临死前,他也要坐在椅子上,面对着枪口,体面地被枪杀。‘是好男儿,舍身报国’这八个字是他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演讲比赛现场,参赛选手邓煜堃正讲述着革命烈士吉鸿昌将军的爱党爱国故事。其一生坚定为国奉献的精神,让不少台下的观众深受感动。“这个故事我还是第一次听,但我一定会牢牢记住吉鸿昌将军,记住这些为了保家卫国而做出牺牲的勇士。”一位高一学生在观看后感慨道。
据了解,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就是“党的故事我来讲”,前期通过班级报名、各年级预选赛,选出12名选手进入最后决赛环节,每位选手的演讲原稿均为原创作品。“学校每个年级28个班,学生1500余人,教师100多人。演讲比赛每年一届,全校参与,此次演讲比赛是从前期近百名选手中选出12名进行最后角逐。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传统节目,每年都会围绕爱党、爱国制定不同的演讲主题。”学校副校长吴延岭介绍。
学生文艺活动是学校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文艺活动。每一次活动,师生们都会主动参与。记者发现,除却每年都会举行的演讲比赛,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校就坚持每年一届开展“金秋十月”歌咏比赛,这已是学校形成制度和习惯的重大德育主题教育活动。2020年根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党委把歌咏比赛改为合唱文化节,每年10月,学校都会成为“红歌”的海洋。
沉浸式红色教育亮点不断筑牢学生爱党爱国思想根基
走进历城一中的校园,有序的校园建筑与错落的各种树木交相呼应,总会让人心神向往,身心瞬间轻松愉悦起来。
有着得天独厚校园环境的历城一中,也衍生出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美丽的环境更美丽,让美丽的人生更出彩”的学校价值追求。学校坚持“环境就是文化、环境就是名片、环境就是教育资源”,通过五年努力,实现了从树林到园林、从校园到公园的蝶变,校园文化不断得到提升。正如一名往届毕业生所说:“母校最美的是校园环境,推开任何一扇窗子,都是满眼的风景”。
作为历城一中的学子,一个关于“古井老树”的故事成了他们的独家记忆。学校有一口水井已经尘封30多年。建校之初,曾参加过革命工作的刘灿军书记带领师生打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为此,学校党委挖掘这一红色教育资源,把水井重新打开,安装井口石和辘轳,命名为“灿军井”,为老书记树碑立传。“灿军井”,使师生知晓了学校从哪里来,知晓了艰苦创业的历程,传承了红色文化基因。同时学校命名“中华槐”为校树,从传统文化中引申出“为国育才,一举夺魁”的寓意,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地处终军故里,请缨和弃繻就是西汉武帝时期从仲宫走出去的少年英雄终军留下的两个典故。”吴延岭告诉记者,校园里的弃繻园、请缨园就是以这两个典故命名,引导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在利用校园环境营造学生家国情怀的同时,学校还重视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利用教材、时政、红色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课堂思政课与行走的思政课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党史知识大比拼、改革开放新成就小论文、“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6月,学校党委“党铸红心,至真报国”党建品牌入围济南市委教育工委“一校一品”党建培育品牌。今年4月份,在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论坛上,吴延岭代表学校党委作典型发言,是论坛交流的20个党建品牌之一。
历经65年发展,如今的历城一中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首批德育规范化学校、首批特色学校、推荐生招生试点学校。学校牢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为契机,促进学校文明校园建设走新、走实、走深,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报记者孙墨琦)
新闻推荐
□董婧轨道交通的发达程度,是构成一座城市幸福指数的标配内容。昨天上午,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迎来开工,全长约40.1公里,共...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