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知识讲座现场
本报9月29日讯(记者周芳通讯员王泽智)为提高老年人防诈骗意识,今天,一场“远离金融诈骗,护航幸福晚年——守护‘钱袋子’安全知识讲座”在济南老年人大学中心校区舜元大厦教学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会同济南老年人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承办。
近年来,新型金融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和迷惑性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讲座开始前,三方联合开展了老年人金融诈骗知识素养问卷调查,从金融知识、风险意识、消费心理和防范技能等方面,采集信息、综合测评,全面了解老年人面临的金融需求与困惑。
讲座内容丰富,从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入手,分别以微电影、纪录片和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老年人入股新型合作社、购买高息承诺理财产品所遭遇的骗局,引起了台下老年学员们的强烈反响。金融讲师总结梳理了10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对作案表现形式和手法逐一进行了讲解,特别是围绕老年人群体受害最多、“钱袋子”损失最严重的投资类诈骗套路进行拆解,手把手地教给大家“高收益不轻信”“小便宜不贪图”“新鲜事多思考”等技巧,积极宣传防范投资理财骗局知识。
针对当下猖獗的电信诈骗,金融讲师从老年人的视角分析了电信诈骗背后的逻辑,提炼了电信诈骗构成“三要素”和“四个落脚点”,教会在场的老年人,无论诈骗“外衣”如何变化都可以轻易识别并有效防范,引领大家着力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告诉大家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讲座还穿插了三个知识竞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老年朋友们踊跃参与。“金融反诈幸福号列车”100秒倒计时竞答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加深了在场老年人对金融防诈骗知识的理解,引导他们提高防范诈骗意识,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贪图便宜,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讲座结束后,济南老年人大学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讲座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具有警示意义,他们学会了如何识别金融诈骗陷阱,提升了防骗意识,掌握了防范金融诈骗的知识。他们还表示,只要做到不贪小便宜、不轻信汇款、不泄露个人信息等,就可以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新闻推荐
黄河,一度是阻碍南北两岸各类要素顺畅流动的“天堑”。在济南,随着一座座跨河桥隧的建成通车,曾经的“天堑”正加速变为...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