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10年前,他立志求学,研究生毕业后考上省选调生,投身基层发光发热。5年前,他心怀使命,加入招商大家庭,战斗在招商一线。他就是努力奔跑在招商路上的追梦人、市投资促进局项目落地二处的李清水。
甘做老黄牛当好招商工作参谋助手
招商是一个动态过程,信息瞬息万变。处于招商战场一线,需及时把握事态变化,见微知著,当好参谋助手。2020年,市委市政府构建了“投促+部门+区县”产业招商体系。
为进一步抓好制度落实,如何优化项目推进流程,实现招商项目全过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李清水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到调研思考中,构思、写作、修改,他经常与同事们讨论,反复征求意见。为做好制度衔接落实,他起草贯彻落实通知,与同事们一起开发、维护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智能化管理台账。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困难。以往常态化的招商活动暂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商进程。在困难面前,李清水没有退缩,与同事们一起出谋划策,利用线上模式组织召开项目落地的工作会议。步履不停,他赶赴北上广招商洽谈;笔耕不辍,他独到的见解和专业的分析在一份份情况报告中体现。疫情期间,他和同事们共组织召开项目视频或现场洽谈、签约等115场次活动,有力推动了项目洽谈落地。
化作小蜜蜂做好招商服务“店小二”
随着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一批批项目正在变为现实,有的已落地开花,有的正强力推进。“作为一名招商人,顺应发展大势,积极推介济南优势,招引更多高质量的项目释放发展势能、提升城市能级,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清水说。
链式发展成为吸引资本投向的主导因素,只有聚焦主导产业、关键链条,才能赋能产业发展。李清水加强学习研究,深入学习引导基金、产业并购等知识,不断摸索“基金+产业+园区”招商方法。李清水用持之以恒的“钉子精神”,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打动项目方。他和同事们共同搭建项目与基金的对接桥梁,落地了基金项目40余个。
招商没有百分百的成功,失败的案例比成功的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至成功。“屡败屡战”就是形容像李清水这样的招商人。
愿做拓荒牛当好招商工作开路先锋
企业有没有投资意向?怎样才能顺利落地?这些都需要提前研判。李清水总是提前做足功课,捕捉招商信息,与意向企业深入沟通,从而准确判断企业投资的核心选项,做好项目洽谈,对接各项准备工作。
他与同事们以忙为乐、以苦为甜,和客商交朋友,用真心服务来换取彼此信任,与客商建立良好关系。他坦言,选择了干这行,就是选择了“自豪骄傲给事业,一份愧疚给家人”。从事招商以来,繁忙的工作让他很少有时间陪伴一双儿女。往往是一忙起来,就是早上出门,孩子还没睡醒,晚上回家,孩子已经进入梦乡。
“在全市投资促进系统,有很多爱招商、懂招商、会招商的人,而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他们都是我的老师、益友,他们更值得我去学习、效仿。”在成绩面前,李清水谦虚地说。虽没有豪言壮语,他却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哲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生活在奋斗者的新时代,李清水深感为招商而奋斗就是自己的幸福,这是他的初心,亦是他的骄傲。一路走来,像李清水一样的投促人在招商路上的步伐更加从容、更加自信,他们将在雄关漫道上激昂奋进,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添砖加瓦,争当先锋。
(本报记者郭歌) 扫码看视频
新闻推荐
线杆被挂断挡路一天,到底该谁管 市民和记者多次拨打市民服务热线,就是找不到“主人”
5月30日中午,被挂倒的线杆仍然横在路中央,影响居民通行。一根从地面断裂的线杆,横倒在通往小区的主干路中央,半...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