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院士专家工作站联盟成员山东高速集团成立创新研究院。4000多名历下师生聆听地质专家位梦华的《南极北极与人类未来》科普讲座。
新时代新济南,面临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着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年初,济南正式成为全国首批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崛起的济南势不可挡。城市发展,创新引领。今年以来,历下区科协围绕全区“双核引领、东西并进、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大美历下,感受科创魅力。
深化改革
激发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原动力”
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中枢”作用越来越重要。
历下区科协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改革提素质、优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为企业升级发展“添智”的原动力。全区共创建济南市院士专家工作站26个,其中综合院士站2个,院士站16个,专家站8个,院士站创建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
为聚合创新资源,放大联动创新效应,历下区科协成立了全省首家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联盟”。23家单位的32个省市级院士站加入,28个院士团队成员组成联盟智库。院士专家纷纷走进园区,各个学会根据自身行业特色,在历下找到对应的“落脚点”,到研发中心去、到生产一线去,为辖区产业发展进行深度“把脉”。中铁十四局凭借院士团队技术优势,承揽了近60亿元的济南城建“黄河隧道工程”,强力助推了济南携河北跨战略的实施,让济南跨入“黄河时代”;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与济南果品研究院在果蔬贮藏保鲜、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合作关系,济南果品院组织的“百项农产品采后科技扶贫成果发布会”,为全国832个脱贫县推广了100项科技技术成果,助力当地脱贫“拔穷根”……
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新建15个企业科协基层组织,山东大东科技城被山东省科协评为“山东省创客之家”。历下控股集团实现了当年建立科协,次年就创建成功“济南院士工作站”,集团科协发挥现有院士团队技术优势,结合集团五大板块产业布局,配合二级公司科技创新研究方向,为集团和二级公司做好了前沿研究、科技服务、创新支持等工作,众多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在历下总部商务中心、明府城、丁家庄、诚基中心、历下医养结合中心等建设中使用,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应用项目投资额超100亿元,打造了靓丽的“历下名牌”。
随着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团队引进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更多的院士专家走进企业,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近期,山东高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山东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与院士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
集聚资源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一座城市想要在未来繁荣常青,唯有持续锻造创新之魂。
今年1月18日济南获批“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这既是国家的“青睐”,也是济南自身科创实力的显现。围绕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科技需求对接等方面的工作,济南已全面启动“科创中国”建设。作为全市创新的中坚力量,历下区也在创建活动中向深、向实发力。
3月26日,历下区院士专家工作站联盟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济南科金大厦召开,联盟的23个成员单位悉数到场。
会议的“重头戏”就是安排部署“科创中国”相关工作。重点是哪些?任务如何细化落实?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就发挥院士专家站工作联盟“智库咨询服务、学术交流研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养、重点项目合作”等功能进行了深入交流,将创新资源和创新需求进行了有效对接,拉开了历下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大幕。
具体实施中,历下区科协重点推行了“站—企—会”综合服务法。广泛进行政策宣传解读,推荐建站单位、企业科协和学会的科技工作者参加“讲、比”活动、选树活动、成果评选、学术年会、科技创新论坛等。依托山东大数据研究会,组织山东智驱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了省科协“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协同创新基地”项目,推动了济南市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省地矿工程勘察院举办了山东省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蒋忠诚到会指导,辖区相关企业科技工作者聆听了报告。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在历下揭牌成立,钱七虎、何华武、欧进萍、周绪红、缪昌文、岳清瑞、张喜刚、李术才八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出席,分享国际前沿科技创新成果。
优化服务打造“历下科普”名品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下区科协聚焦群众科普需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科普服务在利民惠民中实干前行。
科教场馆是提升市民科学素养、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载体。历下区科协对标国内先进城区,强基础、重建设,进一步加快了科普体验中心服务主平台的建设速度。在文化东路街道文恒社区新建1所社区科普体验中心,科普体验中心达到11个。全区所有科普体验中心年接待居民3万余人次,成为全国各地科协系统学习观摩的示范区县。整合13个街道118个社区的科普资源,把科普体验馆、科普图书室、科普电子阅览室、科普阅览屏以及科普大学等科普设施与“日间长者照料中心”和“四点半课堂”进行了整合,使老年人和青少年学习之余进行科普体验,在润物无声中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
建立“区科协—街道科协—社区科普工作站”三级工作网络。社区科普大学分类梳理不同年龄阶段、领域、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规划教学活动内容,达到一人学习、全家受益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区科普大学已发展至74所,学员达到3793人,举办各类科普讲座469场,受益群众达万余人次。社区科普大学成为老百姓喜爱和受益的惠民工程。
战“疫”中,历下区科协突出线上线下科普宣传特色,开展“五进”行动;发挥科普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科普画廊、科普彩色大屏幕、科普e站等全媒体科普矩阵优势,转发中国科协“新型病毒预防”科普视频,引导公众强防护、信科学、不恐慌、不传谣,科学认知,理性预防,提高了公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依托济南市心理卫生协会等资源,积极探索“清泉润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心理咨询,为辖区居民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服务。
举办“大美历下 智慧生活”科普开放日活动。山东省实验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到历下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零距离接触了“历下大脑”。大家通过城市运行大屏幕,观看了智能监控高效防控、智能网格精细管理、智能养老精准服务、智能数据引领发展、智能互动全新服务等内容,了解了指挥中心聚焦城市运行“一网通管”,体验了坐在“历下大脑”里就能掌握城区运行实况的神奇感受。
继续组织“红领巾 创未来”科技节活动,同步推进科学普及与专业竞赛,以校园科普吉尼斯挑战赛、科普微实验、科技创新竞赛及学校特色科普展示为形式,营造人人重视科普工作的氛围。邀请中国知名地质科学家位梦华,通过校园直播系统,别开生面地讲了一堂“南北极之旅”科普课,燃起了4000多名少先队员的科学梦,激发了青少年保护地球、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快速转型升级中的新济南,科创是最“耀眼”的力量。“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科协‘四服务’职能,围绕全市、全区发展目标,以实干促实效,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更大力量。”历下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文晋说。
(本报记者邹建明通讯员邢文张颖)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5月26日电(记者王志)26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山东第一家劳...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