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旋技艺传承人卢利华现场展示油旋的制作技艺。(本报记者吕传泉摄)
“匠心筑梦 建功泉城”
感受工匠魅力
启动“工匠进校园”活动培育工匠生长沃土
群英会展现工匠“硬实力”
初心不改匠心传承
本报4月27日讯(记者王希涛)“是钢和铁的碰撞,是爱和美的交响,是齿轮紧密的咬合,是炉中煤燃烧的能量!”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上午,由济南市总工会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匠心筑梦建功泉城”“济南工匠”选树命名暨工匠技能展示活动在泉城广场举行。本次活动揭晓了去年以来在各行各业选树命名的30位“济南工匠”,为部分工匠颁发了“工匠进校园”导师聘书,并邀请部分能工巧匠展示绝活,与市民互动交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充分发挥“济南工匠”示范引领和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在全市弘扬工匠精神,去年9月,市总工会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启动了“济南工匠”选树命名活动。
活动启动后,经过长达数月的深入宣传发动,共有全市各行各业在生产服务一线百余位能工巧匠报名参与。通过初选、媒体公示、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团终评等环节,最终30位候选者脱颖而出,被命名为“济南工匠”。
这些“济南工匠”,覆盖了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服务业,既有高精尖行业的开拓者,也有传统工艺的守护者;既有高学历的技术工人,也有自主创业的“草根”;既有用心钻研的精工匠,也有用情服务的暖心人。他们在技艺传承中守正创新,彰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展现了济南工匠的时代风采。
工匠是行业模范,更是精神引领。为发挥“济南工匠”对职业院校青年学生的示范教育作用,济南市总工会和济南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工匠进校园”活动。活动为部分“济南工匠”颁发了“工匠进校园”导师聘书。下一步,工匠们将走进职业院校,引导学生树立对职业自豪、对专业自信的价值观,塑造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培育坚定明确的敬业精神。
活动现场,主办方同时邀请了包括工匠、高技能人才和非遗传承人在内的20位能工巧匠现场展示技能。这些人都身怀绝技,既有可盲开各种高中低档车锁、民用锁和保险柜锁的“开锁匠”李俊付,也有可在发丝上刻字的微雕技艺传承人王天明;既有可手切萝卜丝穿针孔的金牌烹饪大师赵洪国,也有协助研发国内首款物流生产线实训系统的穆开福;既有对亚健康和疾病做出早期预警的机器人“老中医”,也有通过编程指挥无人机群在空中舞蹈的山东省体育人才储备库专家顾焱……
与会人员参观了每位能工巧匠的技能展示,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并为其精湛的技艺点赞。整个活动期间,泉城广场人流如织,每个展位均有大量市民驻足围观,并不时与技能达人深入交流。在市民群众“零距离”欣赏能工巧匠们看家本领与劳动风采的同时,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了工匠精神。
活动结束后,工匠们纷纷表示,要继续把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理念贯穿到本职工作的全过程,潜心打磨技艺,矢志追求卓越,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同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和行动带动身边工友践行工匠精神、争做“济南工匠”,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新闻推荐
普及率八成以上,高端、低端持有量明显多于中端济南5G手机销售呈两极分化
目前,芯片面临全球性缺货涨价,这对济南通讯器材类销售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近期,济南市统计局调研部分重点企业发现,高端和低...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