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国家、社会而言,实干是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于个人而言,服务基层就是要为基层多干事、干实事。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泉城济南的大街小巷,基层服务者、爱心志愿者尽心竭力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场景正在一幕幕上演,正因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我们的大家园更美更靓,让群众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最扎实的实干与坚守。小巷治理、社区共建、城市管理、志愿服务……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次次发自内心的行动,一件件为民解忧的实事,化作一幕幕暖心的缩影,成为泉城基层实干为民最真实的写照。
芙蓉街里的“小巷总理”
集美食与古香古色风景于一体的芙蓉街,已成为泉城的网红打卡地,每逢节假日,游客与市民交织,小巷里人头攒动。网红金街,人流如织,提升了济南的知名度,却也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对此,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慧有着自己的妙招。
谈话间,握住刘慧的手,像邻里间的熟络,更像亲人的寒暄,从街头走到屋内,居民张女士一路都在向刘慧诉说着今天发生在她身边的事。自从2004年来到历下区泉城路街道芙蓉街社区,刘慧便扎根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上,管百家事,操千家心,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百姓提供心贴心的服务,把这条“金街”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近年来,为了回应居民多元化、立体式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居民在社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各地都在根据当地需求“切换”协商议事新模式,以“协商”促“共治”,激发出社区治理的新活力。在刘慧的带领下,芙蓉街社区也走出了一条协商议事的“新路子”。
在一次走访入户中,刘慧来到金菊巷6号院,张女士和老伴儿正在院里喝茶,拉着刘慧坐下。坐在张女士的院子里,一起喝着茶聊着最近生活的琐事,像邻里之间话家常一样,就把张女士家最近的情况了解清楚了。她转念一想,社区的活动是不是也可以搬到咱们居民自己的院子里呢?
她回到社区组织开会探讨、居民投票,最终便定下了“小院茶摊”这一概念。社区根据庭院大小、位置,确定了金菊巷6号院等5个“小院茶摊”,居民可就近选择,坐下来邻里之间话家常、提建议。“自从我们小院茶摊开了,我一次都没落下过,来了既能增加邻里感情,还能了解街道上的这些事,而且还能参政议政呢!”芙蓉街社区居民李进莲说。
对刘慧来说,社区负责人既是使命,更是责任。在社区这个极为普通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奉献,用真情和热忱,服务着社区里的每一位群众,践行着一名基层干部的赤诚初心。
实干暖人心的社区团队
京胡响,锣鼓敲,历下区趵突泉街道青年东路社区每周三的京剧排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区里的离退休干部们在这里发挥着自己的专长,享受着这个让自己发挥余热的舞台。这便是青年东路社区针对辖区内文艺界离退休干部较多的情况,开办的“青泉诗社”“半月剧场”等平台,以此让广大党员和群众能够在业余生活中体会到别样的乐趣。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青年东路社区真抓实干,不断凝聚驻地企事业单位和“双报到”单位力量,探索出多种创新形式,不断优化服务群众质量,提高服务群众水平,逐渐发展出自身特色和优势。
本着惠及居民的理念,社区携手驻地单位、“双报到”单位及社区党员、志愿者们,领取社区“心愿清单”,在社区内设置“一起读书吧”“半月剧场”“青泉诗社”等活动室,定期举办大型活动,丰富了居民的闲暇时光。同时,社区工作人员思考出“便民、悦民、惠民、助民”的服务方向,针对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会定期举行义诊、义剪、心理疏导等活动,为他们送去体贴和关怀;与商家合作,将惠民集市摆到居民家门口,让百姓足不出户便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帮助辖区内的困难家庭申请低保政策,为家庭困难的老人办理业务……
青年东路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因老年人群体居多,为了调动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两委”班子结合“公益银行”理念,实行“时间银行”管理模式。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社区中的老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积攒自己的“时间银行”积分,等自己有困难或者随着年龄增长行动不便时,便提取“利息”获得社区服务,这种“反哺”的服务模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社区治理打开了一扇通透的窗户。
柔情执法解民忧的“水子哥”
“面积小,问题散,每天不走一遍,心里不踏实。”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把辖区内的大街小巷走一遍。他就是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城管科科长张现水。就这样在一步步行走中,他有了“水子哥”的雅号;也是在一步步丈量中,他解决了街道居民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现代城市管理中,“柔性执法”被反复提及。究竟什么是“柔性执法”?张现水有自己的理解,“执法是刚性的,为什么要加上柔性这个词来修饰呢?其实,就是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到居民的真实需求,一句话就说到他们心坎上,一办事就办到他们心窝子里。哪里还需要刚性执法?”
老城区基础设施差,“晾衣晒被”不方便,常有居民牵线扯绳的,给出行带来不便,也有风险;但居民又有需求,怎么办?张现水决定请居民“出主意”,街道“想办法”,“开个社区民主协商会,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在协商会上,张现水与社区相关负责人分别对“晾衣晒被问题”谈了自己的建议及想法,并听取了现场辖区居民的建议。最终商定在老街巷内设置便民晾晒点,并规定晾晒及收起时间,彻底解决了居民的需求,再也不会出现私拉晾衣绳的现象。“就说,水子哥最能办事了!”每当有人提起这件事,没有居民不竖起大拇指的。
2018年,泉城路街道创建劳模城管党建服务品牌,成立了济南市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城管工作室——“张现水劳模城管工作室”。以劳模张现水为依托和纽带,形成一帮一、一带多传授管理经验、专业技能的新模式。“水子哥”从此便成为了一个集体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结合街道“民情商圈”网格化管理的精细服务模式,张现水劳模城管工作室在辖区内全面推行“554”城管工作法,实现全覆盖、无盲点的全方位管理,不仅提高了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
张现水以柔情执法,在为人民服务中展现奉献之美,在真抓实干中展现热忱的为民情怀。
心怀“扁担精神”的筑梦人
“1975年,我踏进供销社的大门。年少的我,亲眼目睹了供销社先辈们肩挑手推、走街串巷、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送货的一幕幕感人场景。参加工作后,供销社长期形成的这种‘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叫宁波,是供销社战线上的退休老兵、志愿服务40年的山东最美志愿服务者,如今是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匠心筑梦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坚守共产党员的誓言,四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默默奉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参加工作后,宁波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理发技术兼学木工。老书记孙学良看到他用手动推子为职工理发,手指上磨起了血泡,非常心疼,为他买来了电动理发推子,这把推子伴随着他走过了40年义务理发生涯,给上万名普通老百姓理过发,也传承着供销社一心为民的“扁担精神”。
不仅如此,几十年来,他不间断自学各种传统手艺,义务为居民、残疾人、居家老人、环卫工人磨刀、磨剪子,修理面板等,制作维修家具,制作马扎、方凳等送给居民。
宁波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民服务,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用无声的行动影响感召着他的家人、同事和周边的社区居民,一帮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同志总是跟在宁波后面“学雷锋、做好事”。2016年10月,宁波退休后,和老伴以山东省供销社老悍头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在社区打造了“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汇集了能工巧匠近30人,服务项目涵盖义务理发、家具制作维修等多个方面。在宁波的带领下,“匠人们”干劲十足,所有志愿服务分文不取,凭借大家一丝不苟的精湛手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呈现于眼前,获得了居民的称赞,受助者也越来越多。
志在,愿在,奉献在;爱在,心在,希望在。宁波带领着志愿者团队以无声行动书写了一个民族对“古道热肠”的理解,用无私的奉献见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拳拳初心。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秦书文 刘磊 王慧 周浩然 李月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21济南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在5月2日拉开帷幕。欢乐大巡游活动启动在即,约1000辆摩托车在泉城集结,长约23公...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