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宣传
■个人名片
王林,1990年生人,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交通管理专业,同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大队科室、基层一线执法办案单位、支队机关处室工作,现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秘书处三级警长。
先后被市公安局记个人嘉奖奖励4次、个人三等功1次。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入选为大队“后勤保障之星”;2015年自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之后入选为全市公安机关法制岗位专业人才库成员;2016年获评“全市公安交警行风评议热线办理工作先进个人”、支队“清网追逃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牵头研发了“济南交警执法争议信息管理平台”;2019年参与研发了“济南交警队伍执法智慧应用系统”;2020年参与完成了《济南市文明交通行为导则》的编纂工作。
●基层小角色 民生大舞台
“小事不小办,小事见爱心。”这是王林的口头禅。
2013年,王林分配至历城交警大队政工科工作,先后在大队指挥中心、车管所、宣传科、事故科、勤务中队学习锻炼。2015年,他在干好勤务工作的基础上,又承担起了中队的内勤工作,一方面既要做好中队领导与民警、辅警之间的上传下达、中队的各项装备管理、文秘材料、后勤保障等工作,另一方面还兼顾着中队民生警务平台12345的回复工作。他深知为群众服务、排忧解难正是其工作意义所在,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总结了不少的工作技巧,如针对违法停车投诉集中的问题采取“一日一汇总,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分析”的舆情分析方式,将指挥中心拥堵报警、交通事故报警以及12345反映的违停投诉等各项数据融合叠加进一张图,以不同颜色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的警力部署情况进行分层级分类标注,探索实现了警力跟着流量走、管理跟着民意走、情报信息主导勤务工作的动态精准管理模式,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为辖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有效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刑案无小案 清网护平安
“以敢于亮剑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作为,将每一个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违法必究、犯罪必惩。”这是王林在“清网追逃行动”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2016年,在上级部门部署开展的“清网追逃行动”中,面对80余位犯罪嫌疑人、100余位证人,他与专案组成员连续奋战40多个日夜,从济南的大街小巷到济宁、菏泽,从聊城、德州到安徽、江苏,不分昼夜、风雨兼程4600余公里,短期内清网推进办结刑事案件80余起,用一场场的胜利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同时,根据大队指示要求,积极对接区检察院、区法院探索实践全区第一起刑拘直诉快速办理的刑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刑事案件速裁制度的落地实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新无止境 扬帆正逢时
“勇于创新是济南交警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的具体体现。”这是王林创新不停顿的动力源泉。
2018年,他积极协调支队内外多个部门,重新理顺工作流程、畅通工作渠道、打通各个系统数据壁垒,牵头研发了灵活实用的“济南交警执法争议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以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建立了群众复议、诉讼来访诉求案件“同一渠道上报、同一平台流转、同一窗口办结”的网上闭环式标准化办理流程,完全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办结”的电子信息化流转程序,助推诉求案件办结效率提高近三倍,有效起到了节约基层警力资源、提高部门办事效率、减少群众跑腿、指导民警规范执法的多重作用。2019年,根据支队“向数据要管理、向数据要监督”的部署要求,他积极对接联合技术开发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反复复的探索、尝试、修改、完善,参与研发了由“王者荣耀”和“数据围堰”两大平台构成的“济南交警队伍执法智慧应用系统”。2020年,他参与完成了《济南市文明交通行为导则》的编纂工作,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专门针对市民文明出行的引导性规范。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杨晨通讯员鹿谦刘晓静)
新闻推荐
济南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各类市场主体本月底前报送年报信用评级可获加分
本报4月22日讯(记者蔡卓男)近日,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各类市场主体发布年报提醒:2020年12月31日前领取《营业执照》的...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