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林 刘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少有的正常举办的大型艺术双年展;
2020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线下当代艺术展览;
山东省近年来参展作品最多、展览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美术展览活动;
省市两座美术馆共接待60余万名观众,网络直播及短视频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3亿人次,网络媒体总点击量超过2亿次;
……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在3个半月展期内创造的。
央视、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山东卫视等百余家媒体聚焦;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大众点评等新媒体平台刷屏;观展互动逐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市民社交与公共生活互动的新模式。
为何一个首次举办的双年展就能火爆到如此程度?这个双年展都展出了什么而如此吸引人的眼球?
两大展区、385位艺术家、596件艺术作品……
数据里的济南国际双年展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美术馆、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协办,省市联动共同探索山东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品牌的树立,联手共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展望未来的山东美术新格局。
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总策展人之一张望认为,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文化中心,济南的艺术底蕴深厚,所以能够承载、办好此次双年展。“济南集聚了如此之多的艺术资源,而且有那么多的高等院校,对于举办双年展来说,济南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济南国际双年展也是山东建立美术话语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尝试。”
济南国际双年展是山东首个政府主办,按照专业模式打造的国际双年展品牌,是山东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艺术界尤其是美术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实践。
从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和观众的参与程度看,双年展已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展览,而是成为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文化事件。笔者了解到,本届双年展坚持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举。据统计,本次参展的作品有近一半首次在国内展出,约1/3的作品围绕本次展览主题全新创作。整个双年展所展出的艺术品从数量、种类、内涵、水准等多个方面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品震撼人心的力量。
经过多轮遴选论证,双年展共集结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5位艺术家,包括绘画、影像和装置等十余个门类的596件艺术作品,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和动力”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与艺术表达。
山东美术馆呈现的策展人提名展,展出132位艺术家的186组(件)作品,包括91位国内艺术家创作的114组(件)作品,以及41位国外艺术家创作的72组(件)作品。包含有享誉世界的莱安德罗·埃利希、伊曼纽尔·范德奥韦
拉、徐冰、隋建国、刘庆和、顾黎明、宋冬、尹秀珍、杰拉尔丁·托比等多位国际艺术家,他们结合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和动力”,专门创作了新作品,使观众有机会了解全球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呈现的青年策展项目,包含7个线下实体展览和12个线上展览项目,共展出253位艺术家创作的410组(件)作品,包括199位国内艺术家的350组(件)作品,以及54位国外艺术家的60组(件)作品。
“飞檐走壁”、《鹊华秋色图》的背后故事……
济南、山东元素令世人惊艳
双年展的国际性、当代艺术的创新性、参展艺术家的知名度、作品主题的鲜明性和展览陈列的专业性多管齐下,打造出了山东美术发展历程中史无前例的线上+线下爆红的展览现象。当然作品的济南元素、山东元素的体现也是助推观众纷纷打卡的重要因素之一。
济南市文旅局局长郅良谈道:“双年展是国际当代视觉艺术极高级别的展示活动,与举办地密切相关,这种关联不仅是文化的,更是与这座城市的整体气质与发展密切
相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次以“济南”命名的城市艺术“首秀”,依托当地城市资源和文化底蕴,展示了许多大家熟悉的济南本土文化元素,让观众倍感亲切。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之一是阿根廷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的作品《建筑——超然楼》,这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艺术装置,以济南大明湖的超然楼为模型,再用巨大的镜面呈斜角映照,观众躺在地面模型上摆动作,镜子照出来如同几十米高处。观众置身其中,可以摆各种造型,于是“飞檐走壁”“倒挂金钩”呈现在“镜像”中成为可能。
而参观济南国际双年展,“‘攀登’超然楼”,在这个冬天里悄然成为济南市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中国的一个艺术现象,成为一个具有济南特色的网红话题。
“超然楼”之所以成为网红作品,笔者认为,作品的开放性很强、互动性很高、参与感很深。当观众“攀上”超然楼,在上面“飞檐走壁”时,作品才最终完成,观众在互动中与艺术家一同完成了创作,在参与中感受到了莫大的快乐和新奇。
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和济南有关的作品还有很多。例如多位艺术家以济南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为创作元素去探寻济南的历史深处。它们分别是徐冰的《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和顾黎明的《山水赋——“鹊华秋色”图解》,他们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段,对元代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现实关照,且在济南国际双年展的舞台上备受关注。
《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可以说是仅次于《建筑——超然楼》的网红艺术品,能让济南人看了感到亲切,更能让每个看过这件作品的观众产生思考。
同样是关照济南本地文化景观,面对当下,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青年策展项目“艺术在他方——当代艺术的游牧”,爬坡小组成员黄起才、程三娃、司建伟、王峰、赵小伟以“游牧”的状态和艺术方式,对济南的鹊华秋色、趵突泉水、大明湖景等历史人文和市井生活进行当代观察,并从中找寻观念线索,用综合性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从一个艺术的侧面释放出对儒家文化在当代生活,以及在当代艺术家观念中的影响和新的动力。另外,艺术家闫平创作的油画《大明湖》,以写意性语言、富有个性色彩的表达,将济南大明湖充满阳光和朝气的美体现出来;杨宏伟的《无中生有》将看似普通的金属片儿进行调整,在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下,通过光线的折射呈现出一幅孔子像;史金淞的《红门路到玉皇顶·五岳独尊》用3D扫描技术,再现了泰山的标志“五岳独尊”;王克举的《日出东方》描绘的也是泰山风景。
双年展紧紧依赖于当地城市的资源,包括文化底蕴、学术力量、城市建设等,当这些作品逐一展现在观众眼前时,双年展的主题内涵与地域特色体现得更加多元和明确,让济南、山东的观众有了深深的代入感,也让外来游人、观众对济南、对山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彰显了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特色——坚持本土性与国际化结合。
本届展览的丰富多元,给观众带来视觉、触觉、听觉的全新感官体验
济南国际双年展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展览,还融入了光影装置、多媒体投影、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空间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全方位展现当代艺术的魅力,从视觉、触觉、听觉塑造全新感官体验,刷新观众以往的观展认知,为观众带来了相当震撼的视觉冲击和交互体验。这部分展览有很多在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展出的“青年策展项目”中震撼亮相。
双年展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相互对话、参与体验、沉浸式观赏的审美空间,所以观众朋友们来到这样的展览之中,会有着与欣赏传统形态作品不同的审美感受。
当观众穿梭在两大展区的各个展厅,体会传统与当代的思维碰撞,感受历史与当下的完美融合,在光影、油彩和装置的交错中体验奇妙互动,产生自我想象,感受艺术带给人向上奋进的力量。在与作品的互动中,观众的个人情感、形象在个人创作中得到了释放,获得了快乐,创造了接近艺术、参与艺术、享受艺术、创作艺术的最好范例。
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副馆长(副院长)徐琳认为:“青年策展人前沿、创新的策展视野为双年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新锐的视角。如颇受年轻人欢迎的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展览项目‘图灵的爱人’,融合了策展人最前沿的理念,从‘未来智慧’的视角来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的关系,唤起每一个人的思考。”
张望对在济南美术馆举办的青年策展项目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7个线下青年策展项目每一个都具有原创性和实验性,呈现多角度的观察和多元化的思维。在展览作品上,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每一个展览项目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且充满了体验性,这是青年人的特征,同时也使双年展充满了活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济南这座城市的光荣”
作为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总策展人,范迪安在本届双年展青年策展项目启幕仪式上说:“此次双年展是这个时段全球范围中,唯一以盛大规模面向公众展出的线下展览,这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济南这座城市的光荣。”
在闭幕式上,范迪安在书面致辞中对双年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评价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从学术策划到落地实施、从群众的踊跃参观到精细的观众服务、从立体的推广传播到社会的热烈反响,已经创下了许多史无前例的突破。“济南双年展以‘和’为主题,以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和谐交融为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山东文化的深厚积淀。”
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成功,让济南在特殊时期,成为一个用文化点亮全国、全世界人们眼光的中心点。济南国际双年展,以国际视野为契机,围绕济南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令济南拥有了自己的国际文化艺术高地,将会成为济南市、山东省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将会用文化交流讲好济南故事、传播山东声音、展示中国形象。
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成功举办不只是济南市、山东省的一件艺术盛事,也是全国的一件艺术大事,甚至在全世界也有相当影响。从这一点上说,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就已经成为现象级艺术事件,已经成为济南一个新的文化品牌。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作为一个初创的双年展品牌,无论是运作机制还是运作经验都还在不断摸索中,急需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激发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社会效益。
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峰在相关讲话中讲道,“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成功举办,架起了一座泉城文化、齐鲁文化融合中华文化、互鉴世界文化的桥梁,展示了济南开放包容的新姿态,开辟了泉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呈现了山东文化发展的新形象。我们将立足以文化城、以美润城、以展兴城的长远视角,把济南国际双年展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相信济南国际双年展一定会成为更加强劲的城市发展新引擎,助力山东、助推济南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次展览为齐鲁大地带来了多元生动的当代艺术之风,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思想碰撞、个性表达的艺术平台,并带动起了更深层、更丰富、更活跃、更澎湃的文化思考……
相信以“济南国际双年展”为平台,通过积极参与中外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在与世界的对话中,艺术家们将能够更好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内涵转化与艺术表达的新路径、新形式,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更好地助力建设中国的当代艺术标准、发出中国的当代艺术声音、创造中国的当代艺术风格。
3月28日,“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于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举办了闭幕式。为期107天的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以圆满的“姿态”落下帷幕。闭幕式现场公布了本届双年展最受关注的10件作品名单,同时宣布第二届国际双年展正式启动筹备工作,与观众2022年再相见。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闭幕不是一个休止符,而是另一个起点的诞生,一个新篇章的落笔。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已经启程的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将让世人看到更多的新精彩,见证更具影响力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为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临商银行根据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财政厅、省商务厅...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