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乡村振兴需不拘一格降人才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1-03-30 15:37   https://www.yybnet.net/

近期,农村大众报刊登的几篇新闻值得让人好好品味。

3月15日,《重上大学学土壤,种苗大户销量翻番》,说的是济南市莱芜区32岁的家庭农场主亓洪骁,二度上大学,将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后,不但自己提高了生产效益,还将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种植户的事儿。3月16日,《历经七年垦荒,千亩矿山“服软”》报道的人是淄博市淄川区女大学生张锦超,她20岁大学毕业后,回村改造矿山,恢复生态,并带领村民一起走上了富裕的道路。3月17日刊登了《能人回村还真灵,集体收入实现零突破》,故事的主人公是73岁的赵国仁,回村前,他是位生意人;4年前,69岁的他回村挑重担,发挥余热,上项目、找销路,让集体经济由“负”转“正”。

三篇新闻报道,人不同、事不一,但主题却相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需要不同的人才赋能。尤其是赵国仁,虽已年届七旬,仍能给乡村带来活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关键词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思路决定出路,而思路需要人才引领。因为“人”是带动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各级一定要将人才理念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位置。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同时更要积极给本乡本土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浇水施肥”,让这些原产地的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和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及早“破土萌发”,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让人才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还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平台,干事创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实现价值的软环境。同时在制度方面,要落实人员编制、财政保障,还要打破人才成长的“天花板”、打通农村基层人才晋升通道,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所以,各地在招引人才的时候,思想不要模式化,需要打破一些条条框框,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只要有能力、有热情、有一技之长,就给其一片发挥的天地,必将回报你一片精彩。

新闻推荐

济南开通至日喀则大理航线每天各一班

本报3月29日讯(记者刘文忠)今天,济南国际机场开通济南至西藏日喀则、云南大理两条航线,首次架起济南到两个城市的“空中...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振兴需不拘一格降人才)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