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中区法院构建市中特色的多元解纷+司法确认机制,3860件案件化解在诉前诉外,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关注人、案、程序设计和激励机制因素,构建市中模式的小额诉讼适用机制,实现四分之一的诉讼案件一审终审、平均审限仅有16天。推进诉前程序流程再造和诉中监管模式重塑,一审民商事简易程序适用率和独任制适用率分别提高了28个、30个百分点。将完善电子诉讼规则与智慧法院建设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实现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全流程网上办案。通过改革试点,审判质效有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不断增强。
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典型案例
案例1
诉前调解保障25名游客合法权益
基本案情
2020年1月17日,25名旅游者与北京某旅行社济南分公司签订了出境旅游合同,费用共计14.76万元。双方签订合同后,25名旅游者随即支付了全部旅游费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涉案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均同意解除合同,但对退还旅游费用的数额迟迟无法达成协议。为解决争议,25名旅游者诉至市中区法院。市中区法院针对涉疫情案件特点,组成“专家调解员+速裁法官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此类案件的处理。在诉前调解阶段,专业调解员认真组织双方调解,并对双方无争议事实予以归纳确认。在调解陷入僵局后,立即将该案移交速裁法官团队。速裁法官再次组织双方细致沟通,在合理保障各方当事人诉求的前提下,最终旅游公司在扣除部分实际损失后退还25名旅游者共计13.3万元,双方纠纷一次性解决。
………………………………………………………………
典型意义
本案中,市中区法院速裁法官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全面、公平认定疫情在案件中对旅游公司、旅游者造成的影响,在明确法律关系性质和合同双方争议焦点的基础上,平衡各方利益,兼顾旅游者权益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正面引导旅游公司和旅游者协商和解、互谅互让、共担风险、共渡难关,最终双方同意互相理解、共担损失,案结事了,妥善化解了纠纷。案例2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5天结案
基本案情
原告、被告于2014年1月25日签订汽车租赁合同,约定被告租赁原告的两辆轿车,租赁期限为12个月。被告因不能及时支付租金,分别于2014年9月3日和2015年5月14日,针对两个阶段产生的租金向原告出具欠条,金额共计5.64万元。原告多次催要款项未果后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付款。被告辩称两张欠条是包含关系,应以后一张欠条数额为准。承办法官在庭前通过电子送达平台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材料,并引导当事人选择小额诉讼程序。在法官的积极引导下,双方一致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本案。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快速出具一审终审民事判决书,从立案到结案共计5日。
……………………………………………………
典型意义
根据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意见,小额诉讼纠纷标的额适用范围提升至10万元,这对快速解决标的额不大的金钱给付类案件十分有利。本案被告欠款已达5年之久,原告非常希望通过诉讼途径尽快得到处理结果。在该案审理过程中,通过法官引导,双方均同意采用小额诉讼程序,由此增强了当事人选择意愿,缩短了办案周期,减少了当事人诉累。案例3
鉴定前置+诉前调解 纠纷及时化解
基本案情
2019年11月8日11时20分许,吴某某驾车行驶至某小区西门口时,错把油门当刹车,撞坏西门口的起落杆,后冲出门口往右,与骑电动二轮车的胡某某发生碰撞,造成胡某某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交警部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吴某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双方因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胡某某诉至法院。鉴于原告损失无法确定,专业调解员引导原告在诉前调解阶段提出鉴定申请,待鉴定结果出具后,双方在专业调解员的耐心组织下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法院出具司法调解书。胡某某顺利拿到了赔偿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
………………………………………………………
典型意义
近年来,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案件都需要申请鉴定,导致案件审理周期较长,且有的案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不利于矛盾及时化解。本案中,事故发生后双方多次私下调解均未达成一致意见。诉至法院后,法院在诉前调解阶段组织鉴定、调解,并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出具民事调解书,原告及时拿到赔偿款项,使矛盾得以在诉前阶段顺利化解,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降低了诉讼成本,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
(文/图 本报记者 侯月 通讯员 李冬华)
新闻推荐
修车材料费80余万验车发现配件没装全 济南中升仕豪捷豹路虎4S店:材料出库单实则是“维护单”非最终维修费
车辆送修时(受访者供图)材料出库单上显示总价837574元车辆维修后新时报记者丁国彬摄去年12月,济南中升仕豪汽车销售...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